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6
毛白杨6天前
汾水边上的名字故事:太原2500年改名记 各位听众,今天咱们聊聊太原的名字——这座古城2500多年里换过好几次称呼,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段热闹历史。 太原的根在公元前497年,晋国赵鞅让家臣董安在晋水北边修城,取名“晋阳”,就是“晋水北边”的意思,这是太原第一个正经名字。刚建城就赶上“三家灭智”之战,人家水淹晋阳,赵氏守住了,最后韩、赵、魏分了晋国,晋阳成了战国开端的关键地。那时“太原”还不是城名,就指汾河中游那片大平原。 公元前247年,秦朝大将蒙骜打下晋阳,设“太原郡”,把晋阳当郡府。这下“太原”从平原名,变成了这座城的行政名,从此和城绑在了一起。 后来汉武帝设十三州,太原郡归“并州”,晋阳是并州治所,“并州”成了太原的别称,简称“并”,咱们现在还这么叫。这一改,说明太原从地方小城,成了北方重要行政中心。 魏晋南北朝天下乱,太原一会儿归前赵,一会儿归后赵,但“晋阳(城名)、太原(郡名)、并州(州名)”这仨称呼没咋变。北魏时因为是皇室老家,地位更重了。 最风光的是唐朝。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反隋得天下,太原成了“龙兴之地”。武则天封它为“北都”,和长安、洛阳并称“三京”;唐玄宗又改成“北京”,这是中国最早叫“北京”的城市!那时太原又繁华又重要,是全国顶尖大城市。 宋朝出了大事。公元979年,宋太宗灭了以太原为都的北汉,怕这儿再出皇帝——五代好几个朝代从这儿起兵,说它是“龙城”。太宗一狠心,烧了晋阳还引汾水灌城,千年古城成了废墟。三年后在北边唐明镇重建新城,把“太原府”降成“并州”,就是怕它闹事。直到1059年,辽金老来犯边,朝廷才恢复“太原府”,金代也沿用,太原又成了北方军事重镇。 明清时太原稳多了。明朝朱元璋让三儿子当晋王,扩建太原成“九边重镇”之首;清朝也叫“太原府”,没再改名。这时太原不只是军事要塞,还是晋商老家,票号、镖局到处都是,从纯打仗的城,变成了军政商繁华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正式定名叫“太原市”,作为山西省会。后来区划微调过,但“太原”这俩字再也没改,成了咱们最熟悉的名字。 其实太原每一次改名,都是历史的缩影:打仗改了地盘,朝廷定了规矩,名字就跟着变。可不管叫啥,汾水边上这片土地,始终带着“大平原”的韧劲,让古城在名字变迁里,一直活到了今天。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2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9: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