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11网购”你不得不知道的法律相关常识! 关于“双11网购”你不得不知道的法律相关常识!#法律咨询 #法律纠纷 #双11#网购#律师 七天无理由退货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除定制商品、鲜活易腐商品、数字化商品、报纸期刊等特殊商品外,消费者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有权无理由退货。退货时商品需保持完好,不影响二次销售。拆封查验商品不影响退货权利,但需确保商品未因个人使用导致价值贬损。 虚假宣传与欺诈 商家宣传内容必须真实、全面,不得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若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如虚假标注商品性能、效果等),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一赔三”,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赔偿。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 定金:具有担保性质,支付后若消费者无故不履行合同,定金不予退还;若商家违约,需双倍返还定金。 订金:不具有担保功能,合同解除时,商家应退还订金。 平台责任 电商平台对“自营”商品承担销售者责任;对“他营”商品,若平台明知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未采取措施,需承担连带责任。 外卖平台对入网商家资质有审核义务,若平台未尽责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需与商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维权途径 保留证据:商品宣传截图、聊天记录、付款凭证、商品照片等。 协商解决:先与商家沟通,再通过平台介入、向市场监管部门(12315)投诉或向法院起诉。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市场监督投诉举报应对:虚假宣传 一、区分二者的背景 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欺诈行为设定三倍惩罚性赔偿,《食品安全法》设定十倍惩罚性赔偿,现实中出现大量针对虚假宣传、以欺诈为由主张惩罚性赔偿的密集投诉,甚至误导了部分执法人员。但实际上,特定情形下,虚假宣传并非必然导致欺诈结果。 二、虚假宣传与消费欺诈的核心差异 (一)虚假宣传 1. 法律性质:属于行政违法概念。 2. 侵害对象:主要侵害不特定消费者的知情权,相关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保护不特定对象知情权、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为目的,保护范围较大。 3. 构成要件:无需以实际危害后果发生为前提,只要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发布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就构成虚假宣传,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消费欺诈 1. 法律性质: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对欺诈的认定适用个案保护原则。 2. 构成要件:需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二是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三是被欺诈人因欺诈陷入错误认知;四是被欺诈人因错误认识作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此外,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虚假信息必须是影响消费者交易决策的重要因素,否则不构成欺诈。 3. 关键特点:消费欺诈是一种事实行为,通常需消费者因经营者的虚假宣传受到蒙蔽才成立,保护范围仅针对特定个案,注重实际结果。 三、维权方式差异 1. 主张惩罚性赔偿:前提是欺诈行为成立,而非仅存在虚假宣传。若消费者受到欺诈,需举证证明构成欺诈的事实,通过投诉的方式主张赔偿。 2. 针对虚假宣传:若仅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未构成欺诈,消费者应通过举报的方式维权,且举报无需以发生交易行为为前提。 四、举例说明 部分化妆品宣称“适用所有肤质”,若生产者在没有相关安全评估、实验等依据的情况下作出该宣称,即构成虚假宣传。但该信息仅会对敏感肤质消费者的交易决策产生影响,对于非敏感肤质消费者而言,该信息不会使其陷入错误认知,即便购买了该化妆品,也不构成消费欺诈。 来源:王延武《手把手教你处理投诉举报》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