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7: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9: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不锈钢耐热性介绍 不锈钢的耐热性是指其在高温环境下,既能抵抗气体介质腐蚀(热稳定性),又能保持足够力学强度(热强性)的综合性能。下面通过一个表格,帮你快速了解四类主要不锈钢及其耐热特性。 不锈钢类型核心耐热特性关键合金元素作用一般适用温度范围 (℃) 奥氏体不锈钢 (如304, 316, 310S)综合性能优异,高温下抗氧化性强,组织稳定铬(Cr)、镍(Ni) 提供稳定的奥氏体组织,高铬含量是抗氧化关键依据牌号不同,最高可达1150℃ (如310S) 铁素体不锈钢 (如430)不含镍,成本较低,中低温下具有一定抗氧化性铬(Cr) 是主要合金元素,但其高温强度相对较差约 600 - 800℃ 马氏体不锈钢 (如410, 420)碳含量较高,常温强度硬度高,但高温下组织易不稳定高碳(C)含量有助于提高强度,但高温下性能下降明显约 500 - 700℃ (取决于具体牌号) 沉淀硬化不锈钢通过特殊工艺获得高强度,专为特定温度范围设计通过析出金属间化合物进行强化,并非为普遍高温应用设计通常用于 550℃以下 🔬 耐热性的两大支柱 不锈钢的耐热性能主要建立在“热稳定性”和“热强性”这两大支柱上。 • 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其核心机制是铬(Cr) 的作用。在高温下,铬会与氧气反应,在钢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牢固的氧化铬(Cr₂O₃)保护膜,有效阻止内部的金属被进一步氧化。铬含量越高,抗氧化能力通常越强。 • 热强性(高温强度):指材料在高温和应力长期作用下,抵抗变形(蠕变)和断裂的能力。镍(Ni) 和钼(Mo) 等元素对提升高温强度有重要作用,它们能稳定奥氏体组织,增强原子间结合力。 ⚠️ 高温下的风险 长期在高温下使用,不锈钢也可能面临一些性能劣化的风险: • σ相脆化:特别是在高铬铁素体钢和高铬镍奥氏体钢中,在特定温度区间(如750℃左右或850℃附近)长期停留时,可能析出硬而脆的金属间化合物(σ相),导致材料韧性急剧下降。 • 晶界脆化:对于奥氏体不锈钢,长期高温使用后,碳化物容易沿晶界析出,导致晶界区域脆化。 • 高温疲劳:材料表面的微小缺陷在高温和交变载荷作用下可能扩展,导致沿晶界开裂。 💎 核心要点总结 总的来说,不锈钢的耐热性是其成分、组织和外部环境协同作用的结果。高铬含量是获得良好抗氧化性的基础,而镍、钼等元素则有助于提升高温强度。奥氏体不锈钢(特别是31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62
00:00 / 09: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