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1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8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提问:“众生”是佛弟子们最常说的词汇之一,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回答: 众生有狭广两义: 一、是专指一切有情类生命,例如,飞鸟走兽,蠢动含灵等。 二、是指一切事物,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等等。 为什么一切事物称为“众生”呢? 众生这个称呼不但含包一切事物,而且也说明了一切事物的本质及其成因。众生者,众法合生,众法和合之义! 众生,即众法合生,众法和合而生,它等同于“缘生”、“无生”、“一合相”、“无我”、“空”、“无自性”等概念。 一切事物都是众法之缘合生,故众生亦名缘生。 因为一切事物是众法合生,合即不合,故而生即不生,所以众生也名无生。 众法合成之物,都是一个合作相,故而众生也称一合相。和合之物,众生之物,只是和合,只是众缘,故而无我,因此众生这个概念也是无我之义。 众法合成,其中无我,无我故空,故众生又名空义。众法合成此身,觅似唯他,寻无我体,故众生又说为无自性。 举观世间之法,没有一物不是众缘合成,故一切事物皆是众生。能真正明白“众生”之义,便已然是佛。 佛是明白了众生是为众生的人。当你明白众生,便知没有众生,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众生者,众法合成义,众法合生义,一合相义,缘生义,无生义,无我义,空义,无自性义。 能晓众生,当身是佛。学佛者,应该把“众生”二字刻在心里,时刻咂摸、体会,乃至化为你的精魂。 能知众生相,便能破我相、他相、寿者相,一切之相。 “众生”这个概念,是佛教导的中心概念之一,晓了它,无量佛义,一时明白。安住在对众生的理解里,空却人法,即同诸佛。 “众生”是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它是“缘生”、“无生”、“一合相”、“无我”、“空”、“无自性”等名词的另一种说法,当你想到“众生”这个概念,就应该想到上述这些说法,就应该想到佛教化人们的这些思想。 大千世界是一合相,大千世界物物皆是众生。因大千世界是一合相,物物皆是众生,故而当知一切诸法无我、空、无自性,故而当知一切诸法缘生、无生。 这是怎样的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这是些什么样的奇妙的组合,无比神奇的“众生”!物物虽没本体,法法不碍妙用。法法虽有妙用,觅却了不可得。奇哉怪哉,美哉妙哉,不可思议。 作者:一念行者#觉醒开悟 #一念行者 #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修行修心 #一念行者语录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佛法里边把普度众生叫普度有情众生,如果从修证的角度,情是什么呢?在物质区,它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动情了,觉得他美他丑,是一种表面的形象,是虚妄的一种觉受,感觉,是一个念头,你想怎么样,是一种行为,做了什么,是一种体验,这就是情。  五蕴皆空里的五蕴都是情,色受想行识,在光音区情是光跟声音,不是物质层面在波动区,情就是振动在真空区,它是示现。 从物质区到波动区修行者几乎都在破情欲,都在情欲的牵引中,即使变成了波动区的振动,仍然是情的振动。  即使进入真空区,进入到了空我,仍然有普照万物的爱,普度众生的情,所以菩萨并没有破情的范畴,即使进入空我的爱上升到了慈悲,仍算有情众生,仍然没有解脱。  即使进入真空地带,它在物质区和光音区有投影,这种投影里仍有生生世世的缘要了,还有自己要承担的个业和共业是因为没有解脱到这个情,所以他承担。 意识上先有正念保持正念正知见,比如佛法里边有对治五蕴牵引的一个方法,因为被这些觉受牵引从修证中出来五蕴织盛,身体觉受的一种苦。 光音区的天人,有光化体时空中有生灭,这个光也会坏掉,叫坏苦行苦也是天人境在非想非非想定这一层天的众生在波动区,有意念,一个意念就是一个生命连光化体和物质都没有了。因为波动不停他们想定住不动这个意识一动叫行苦。一运化就从定里边出来感觉辛苦这是行苦。 人太粗糙,感觉不到坏苦和行苦,感觉不到意识的生灭是一种苦。 每时每刻关注自己的觉受,关注自己的爱与被爱,如果心在我跟我的身上打转的话,情欲对他的牵引很难克服的,那么回到真空地带是很困难的事情每时每刻关注自我觉受,那就时刻被物质区牵引,那生生世世体验轮回。 从物质区到真空地带的移动次第大概有:观与所观空,觉与所觉空,照与所照空,圆照照见五蕴皆空是种圆照的境界,突破真空地带后,这几个区重叠在一起。延伸:五重妄想破尽,回到源头五蕴是自我是习气的累积是相的组合,是概念的堆砌五蕴都是情层层妄想,层层相破尽五蕴皆空。 五蕴皆空,整个就破这些妄想,五蕴就是妄想,一层一层的妄想破尽就回到源头。 始终不管五蕴,不管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停妄想来破的你觉得妄想没了,不代表没了,你就是个妄想。 这五重妄想全醒来叫大彻大悟五蕴皆空了就大彻大悟。 感恩大家,愿都早日觉醒回家。 #五蕴皆空 #空性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5: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47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9
00:00 / 1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15: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仁山法师讲经开示:pusa叫觉悟的有情众生,这可以消除一般人的误会,很多人说,学fo人就变得无情啦,不是,真学fo人,那才叫有情有义,只不过呢不被情所困,凡人呢其实才是无情无义,这样说很多人又想不通了,怎么会呢?我举得我挺多情的嘛,这凡夫的情是情绪化的情,反复无常,很难有持久的,很难,不是说没有啊,难,很难,有点难,投入情感,如果没有回馈,自己就要考虑把情感收回了,收回还不算,利息还给我,我当初对你那么好,你怎么可以一点都表示没有呢?如果没有表示,你还给我,还给我还不算,还要加上精神损失费,这就是凡夫的情,其实是一种情感交易,真正的情是什么啊?真正的情是纯粹的付出,投入,所以当两个相爱的人彼此互相付出的时候是很温馨的,但是,只要有一方感觉,我付出多了,你亏欠我了,剧情就变了,什么意思啊?因为情变了,情变成怨了,所以真正明了情,真正有情的人是pusa,众生对他好,pusa是这样,众生对他误会,pusa还是这样,众生说,我不理你了,我不信你了,pusa还是以种种方法在他生活的周边给予他照顾,还不让他知道,你说傻吧,傻,那就像两个相爱的人最初那么傻一样,只不过有效期很短,一般是两年,三年,顶多是这样,往后面呢,得升级,如果一个人能够从情感中觉悟,那情它就变成了慈悲的大爱。谢谢师父开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愿人间皆安 #佛渡有缘人 #因果轮回终有时 #阿弥陀佛 #悟人生之道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