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1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父母必看系列 #上热搜 #科学育儿 #儿童流感五大误区儿童流感五大误区,很多家长第一个就中了! 冬季流感高发季,孩子发烧咳嗽,家长心急如焚。关于儿童流感,网络上信息纷繁复杂,不少家长陷入误区,不仅可能延误治疗,甚至可能加重孩子病情。这些常见误区,您中了几个? 误区一:流感就是重感冒,吃点药就行 许多家长认为流感不过是严重些的感冒,自行给孩子服用感冒药即可。事实上,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比普通感冒更易引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风险更高。流感的全身症状更重,常伴有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而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误区二:孩子发烧马上吃退烧药 一测体温超过37.5℃,不少家长就急忙给孩子喂退烧药。实际上,发热是身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通常建议当体温超过38.5℃(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38℃)才需使用退烧药。急于退热反而可能抑制孩子免疫系统的应答。注意:严禁给儿童使用阿司匹林退热,可能引起罕见但致命的瑞氏综合征。 误区三:打了疫苗就100%防护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但保护率并非100%。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防护,因为疫苗效果受年龄、免疫功能、疫苗与流行毒株匹配程度影响。但这绝不意味着疫苗无用——接种后即使感染,症状通常更轻,病程更短,严重并发症风险大大降低。 误区四:抗生素能治流感 不少家长一见孩子生病就要求使用抗生素。事实上,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对流感病毒完全无效。滥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疗流感,还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耐药等问题。只有流感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误区五:用醋熏蒸、板蓝根可预防流感 这些“祖传偏方”在不少家庭中依然流行。实际上,醋熏蒸对流感病毒并无杀灭作用,反而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板蓝根对普通感冒有一定防治效果,但对流感无明确预防作用。真正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疫苗、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科学应对记住三点: 早识别——突发高热、咳嗽、喉咙痛、全身酸痛需警惕 早就医——48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黄金窗口 科学护理——合理用药、多休息、多饮水、营养支持 孩子健康无小事,科学认知不盲从。分享给更多家长,让这个冬天少一份焦虑,多一份安心!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8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91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6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