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祖师爷文化#华夏文化#中国文化里的漆雕业祖师俞伯牙。 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琴师,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曾做过晋国的上大夫,善谈七弦琴,被人尊为琴仙。俞伯牙很小就喜欢音乐,曾拜师成连学习琴艺,三年不成,他的老师带他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声,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琴曲《高山》《流水》《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俞伯牙的作品。《荀子劝学》中讲,伯牙古琴而六马仰斜。俞伯牙琴艺高妙,常常在高山上弹奏《高山流水》,琴声曲高和寡,意蕴深远,没有人能够听懂其中的含义,一个砍柴的樵夫听到后,赞叹俞伯牙的弹奏“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不管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总是能道出他的心意,两人引为知己好友。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悲痛欲绝,写下一首短歌悼念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紛。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于是摔琴以谢知音,终身不再弹琴。后世常常以高山流水比喻知己之交,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流传千古。传说俞伯牙在制琴时发现了树上的漆汁可以美化琴身,他又用蚌壳装饰古琴,后人从俞伯牙制琴中受到了启示,就试着往器皿或生活用具上涂漆,这便是漆工的开始,还有人学俞伯牙的镶嵌方法,在用具上刻出了各种图案,随后就出现了雕刻技术和雕刻师,油漆和雕刻都是从俞伯牙制琴开始的,于是他便被漆雕业的匠人们尊为了祖师爷。好朋友,您所从事的行业的祖师爷是谁呢?想要了解中国文化里三教九流的文化典故,来,关注我。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论语解读第98期 子使漆雕开仕 漆雕开,复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又字子若。他是蔡国人,比孔子小十一岁。据《孔子家语》记载,漆雕开喜欢研读《尚书》,一直不愿意做官。孔子说,按你的年龄可以做官了,不然就错过时机了。“子之齿可以仕矣,时将过”。 漆雕开怎么说呢?漆雕开说,我对于做官这件事,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吾斯之未能信。子说。孔子很高兴。 这里,可能就有人搞不懂了,他没有信心,孔子为什么很高兴?我们今天都讲,人要有自信,用老外的话说,叫做be confident,而孔子的学生说没有自信,孔子为什么很高兴?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差异。我们中国人是有讲究的,讲究谦逊。曾仕强先生说,我们中国人讲到自,只讲自觉,自反,自省,自律,我们从来不讲自信。为什么呢?因为人有可控制的一部分,也有不可控制的一部分。可控制的部分是操之在我,不可控制的部分是操之在天。中国人的信心,是对老天有信心,而不是对自己有信心。所以中国人讲自谦,不讲自信。你自谦一点,别人都很开心;你一自信,别人就不开心了。那老外就没这个讲究了,他们不读论语嘛,读估计也读不懂,论语这段对话,最妙的地方,就在于最后这两个字:子说。做人做事,乃至做官的道理,都在这里面了。#文脉里的中国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吃茶去1周前
漆雕开的“不”:立己与立人之辩 面对唾手可得的名利,一位满腹经纶、德行出众的学者,却选择了沉默的拒绝。他,便是孔子的弟子,漆雕开。 这位弟子以精通历史、性情沉毅著称,深得孔子赞赏。有一天,孔子认为他已学有所成,足以入仕报国,便郑重地向他提议:“子开,我将向国君举荐你为官,为国效力。” 在那个时代,这无疑是无上的荣耀与机遇。然而,漆雕开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他平静地起身,对孔子深深一揖,坦言道:“学生对此,尚未能信。” 他的推辞并非客套,而是源于一种近乎严苛的自省。他解释道:“学生自问,尚可约束自身言行,使其合乎礼义。此为‘立己’,这是一人之事,虽不易,却有迹可循。但为官,则是‘立人’,又是另一番天地了。它关乎一方百姓的生计安危,牵一发而动全身。我的学问,尚不足以洞察幽微的人心;我的德行,亦不足以感化复杂的众人。我很害怕会因自己的不足,做出有负于百姓、有负于夫子信任的决断。” 孔子听后赞赏漆雕开为学之诚,行道之笃。 是呀~修养自身,可以日积月累,即便偶有差池,亦可修正。但为百姓担当,则是将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系于一身,不容有失。 漆雕开最终选择继续埋头于历史书卷,以著书修史的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拒绝的,不是责任,而是他认为自己尚不能承载的重任。他选择的,是一条更漫长、更孤独,却也更踏实、更负责的道路。真正的强大,并非敢于承担,而是在承担之前,有足够的智慧与敬畏,去认清自己的能力,是否真的能够承载这份责任。#知识分享 #每日分享 #人生哲学 #国学 #读书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