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5: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邹天禹1周前
#古人的遗憾#人生都有遗憾之处,古人也是一样。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以“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即以雪喻情,对无法相守的恋人,表达了爱而不得的遗憾;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著名词人,被誉为“国初第一词手”。代表作为《饮水词》。他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即“团扇歌”的典故,暗喻情感消失,如同秋扇见弃;崔护,字殷攻,唐代诗人,尤以《提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他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通过去年今日与今时今日的场景对比,突出人去景存的失落感;贺铸,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北宋官员、政治家、文学家,词人。其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序作,足见其影响。他以“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荷花“选择与遗憾”的双重性格;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所作辞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称“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他以“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中的“绊”字,揭示了情感的必然牵绊,暗含了对相遇意义的珍视;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瑶池 》等,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对人生机遇,理想破灭与情感经历进行了总结;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其工诗善文,尤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他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暗示了循环往复的生命规律。并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形成情感张力,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与对生命重视的微妙期许。#悟人生哲理 #人生哲理感悟 #感悟人生哲理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欣赏唐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如筠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刻画了一位思妇对戍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意:大雁都己飞走了,书信再也难寄出,愁绪多得让人难以入睡。多希望能追随那无处不在的月影,将光辉照射到你的军营。 首句以大雁飞尽的景色,暗示书信无法传递的无奈。凸显出思妇与亲人之间音讯阻隔的痛苦。次句进一步深化情感。因思念过度,愁绪堆积,不仅无法传递情感,还暗示因愁而无法入眠,连在梦里与亲人相见的愿望也难以实现,将思妇的孤独与无助推向极致。后两句情感发生转折。思妇从现实的无奈中抬起头,望见天上的孤月,突发奇想,希望自己能化作月光,跨越千山万水,照亮亲人所在的“伏波营”。这一想象既浪漫又凄美,将思念之情进一步升华,展现出思妇对亲人的深情与执着。 诗中首句“雁尽”化用鸿雁传情之典,暗含战乱导致音讯断绝的无奈。“伏波营”借东汉马援南征之典,点明征人戍守南彊。“孤月”既是实景,也隐喻思妇的孤独心境。明月跨关山,将思妇与征人联结,赋予思念跨越时空。全诗通过思妇的所思所感展开,情感真挚细腻。诗中未直言“怨”,却通过“雁尽”“孤月”等意象婉转传递哀愁,末句“流照伏波营”又以直白愿望升华主题,形成含蓄与深情的统一。全诗短短二十字,“曲折细腻,一往情深”。其以月寄情的手法,与张若虚“愿逐月华流照君”异曲同工,而“孤月”意象更凸显思妇的独特孤独感,成为唐代闺怨诗的典范之作。 #每天古诗词 #中华文化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
00:00 / 09: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41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55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05: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51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