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服装的发展演变历程》 中国近现代服装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紧密相连,以下是其主要演变历程 : • 清末至民国时期: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传入,传统服装开始变革。男子服装除长袍马褂外,西装逐渐流行,中山装也在辛亥革命后成为经典男装。女子服装方面,旗袍由满族旗装改良而来,在20世纪20-40年代极为盛行,款式不断创新,融合了中西元素。 • 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年代,受中苏关系影响,列宁装流行,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女性的革命热情。同时,苏联风格的布拉吉也受到年轻女性的喜爱。男性则多穿中山装、军装,颜色以蓝、灰、黑为主。 • 20世纪60-70年代:这一时期处于特殊历史阶段,服装风格趋于单调、朴素。军装成为时尚,绿军装、解放鞋、武装带是典型的着装搭配,体现了当时的革命审美和集体主义精神。此外,“的确良”面料的服装也开始出现,因其挺括、耐穿且易洗而受到欢迎。 • 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服装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喇叭裤、牛仔裤、蝙蝠衫等时尚元素流行,西装套裙也成为职业女性的首选。90年代,随着外企增多和港台文化的影响,牛仔休闲装、职业套装等风格多样的服装更加普及,人们的着装逐渐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 21世纪以来: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时尚潮流迅速传入中国,快时尚品牌兴起,韩流、日系等穿搭风格受到年轻人喜爱。近年来,国潮复兴,唐装、汉服、旗袍等传统服饰逐渐从特殊场合走向日常生活,新中式服装也备受青睐,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对个性化穿搭的追求。 #中国近现代服装的发展演变历程 #传统服装 #传统服装行业 #服装发展史 #服装史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汉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下是其演变历程: 先秦时期 - 上衣下裳制:黄帝时期,汉服已具基本形式,人们用麻、丝等材料制作衣裳,采用上衣下裳的款式,用于区分身份地位。 - 深衣的出现:西周时,深衣开始流行,将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这种服饰既方便活动,又体现了礼仪规范。 秦汉时期 - 曲裾深衣:秦汉时期以深衣为主要类别,分为曲裾、直裾,其中曲裾深衣的穿着者以女性居多,长度可达地面,裹紧身躯,下摆极宽,行不露足。 - 直裾深衣与襦裙:直裾深衣在汉代也较为常见,多为男性穿着。此外,东汉后期还流行一种上襦极其短窄、裙子长至垂地的襦裙。  魏晋南北朝时期 - 融合与创新:这一时期的服装继承了汉朝特点,同时受少数民族服饰影响以及当时潇洒飘逸风气的流行,男子多着宽大外衣,女子服装则在秦汉服饰基础上进行改良,常采用飘带作为装饰。  隋唐时期 - 男子服饰:唐朝时期,男士汉服出现袍衫,领子为圆形,头戴襥头,襥头内有“巾子”作为固定装饰品,巾子形状多样,襥头的两脚在晚唐从软脚改为硬脚。 - 女子服饰:初唐时,女性襦裙多配小袖子,下身是紧身长裙,裙腰高至腋窝,用丝带扎系;中唐以后,裙子变得更为宽松。  宋辽金元时期 - 宋朝:男子服装主要有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两种类型,圆领袖口比唐朝时更加宽大;女性基本服饰为大襟右衽交领和对襟,常搭配褙子,整体风格清雅含蓄。  - 元朝:受蒙古文化影响,汉族服饰也融入了一些蒙古元素,如质孙服等,同时传统的汉服样式依然存在。 明朝时期 - 全面恢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服饰制度进行了全面恢复和规范,男子服装有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等类型,女子样式则更加多样,有袄子、比甲及裙子等,大多仿自唐宋时期,常为右衽。  清朝时期 - 强制变革:清军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汉族男性穿传统的宽衣大袍,强制推行满族的紧身长袍马褂,汉族传统服饰从此消失,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女性服饰、丧葬服饰等还保留了部分汉服特征。 近现代时期 - 汉服复兴: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汉服逐渐复兴。人们通过考据和复原,让汉族传统服饰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并结合现代审美和生活需求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风俗#少数民族服饰#汉族#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舞蹈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7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82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4: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4: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簪福气5天前
书籍分享| 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与社会变迁 📖 全书以时间为线索,从明代、清代、民国 详细梳理了汉族民间服饰的演变历程: ⌛️ 从明代端庄典雅,到清代华丽繁复 再到民国中西合璧,每一步转变都清晰可见 如明代男子常服多直身大袖,女子多裙服 到了清代,男子长袍马褂成为主流 女子服饰也更注重细节和装饰 👗 服饰不仅仅是文化,更是社会的缩影 书中还通过分析服饰的变化 深入探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迁因素 🧣比如清代随着工商业的繁荣 民间服饰材质和款式更丰富多样 这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而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 服饰风格也融入新元素,发生巨大变化 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开放和变革 ✍🏻 作者是服饰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 但书中内容却并非高深莫测 而以通俗易懂 + 专业视角深入浅出 将复杂的服饰文化历史变迁娓娓道来 即使对服饰文化不了解也能读懂! 📝 书中配有大量精美图片 包括服饰实物、工笔画、老照片、古籍插画等 生动展现了不同时期服饰的风貌 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中华服饰的变化和美感 📓 另外装帧设计也别具匠心 用了两个相反的硬壳布封底函套组合而成 一本中文版,244页,27.6万字 一本英文版,345页,38.8万单词 均采用了异形硬书封 + 布面书脊设计 文字:吾从周书店 #书籍装帧  #艺术书展  #视觉设计  #我的日常
00:00 / 05: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清代旗人女子妆发服饰演变(简化版) 1️⃣康熙时期 盘辫 清初,政权初立,满洲旗女尚存游牧、渔猎民族尚武之风。衣着窄袖箭衣,以常服袍褂为主,发型配以盘辮。耳饰上以一耳多钳的耳环叠戴为装饰,发型朴素干练,妆容以不施粉面的天然美为主。 2️⃣雍正时期 包头 雍正时期随着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满洲贵族发型装饰日趋华美。发型多用黑纱覆盖发髻而成的包头,包头上以首饰簪钗点缀,妆容清丽怡人。 3️⃣乾嘉时期 知了头 乾隆、嘉庆时期,旗女间盛行一种以红绳结双环的发髻,时称知了头。乾嘉时期陆续流行厂字襟旗装衬衣,配以领巾三尖娟子。妆容则流行平眉,浅粉色口脂全涂唇妆。 4️⃣道咸时期 小两把头 咸丰时期,出现了以金属架支撑的发型小两把头,由软翅头演变而成。咸丰时期,因皇帝规训后宫“尚素、简朴”故后妃在日常生活中衣着简朴,头发也极少簪钗首饰。 5️⃣同光时期 两把头 同治、光绪以来,小两把进一步发展,抬高发撑配以扁方,形成了两把头。此时服饰繁复华丽,刺绣、缂丝、织锦被用干衬衣、氅衣之上奢华无比、造就了晚清的繁复奢华之美。随着拆戴奢华首饰的需求,两把头骨架也逐浙变高。在故宫博物院遗留的老照片中,慈禧梳两把头的照片甚多,可见对其喜爱程度。 首饰赞助@金子是个造物家。 服装赞助@清晏堂传统服饰 共创人:@涧玗. #复原 #服饰演变#旗装 #民族服饰#旗装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0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9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