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5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心理学人格知识分享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人,缺的是安全感; 和父母一说话就吵的人,其实在喊“我需要被理解”... 有个朋友告诉我,她每次参加完聚会都觉得特别失落。明明一直在笑,却觉得没人懂她。后来才发现,小时候她想和妈妈聊天,妈妈总说“小孩子懂什么”。那个从来没被倾听过的小孩,一直在用讨好的方式换关注,却永远填不满内心的空洞。 关系里所有的反复受伤,都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你的内在需求在喊疼。 三、真正的成长,是学会当自己的父母 我们总说“要爱自己”,可是: 情绪崩溃时,怎么安慰自己? 被否定时,怎么相信自己? 需要没被满足时,怎么回应自己? 答案很简单:做自己的父母。 孙瑞雪老师说:“很多人痛苦,不是因为不想改变,而是没学会自己养育自己。” 童年没被好好爱过的部分,现在我们可以自己补上。 有人从小被骂“你不行”,现在学会了在失败时对自己说“你已经很努力了”; 有人被要求“必须坚强”,现在敢对自己说“难过也没关系,我陪着你”。 这些简单的自我对话,就是在重新养育那个内在的小孩——补上曾经缺失的爱。 所以,下次当你想哭的时候,试着对自己说:“哭吧,我陪着你”; 当你觉得累的时候,告诉自己:“休息一下,没关系的”; 当你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时,请记住:你不是不够好,只是还没学会如何爱自己。 真正的强大,不是不再受伤,而是终于明白:所有情绪失控的瞬间,都是通往自我的路标。所有关系中的困境,都是认识自己的机会。 你不需要完美,值得被爱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是谁。 从今天开始,做自己的父母吧。那个内在的小孩,已经等了你太多年#内心敏感 #原生家庭的伤害
00:00 / 05: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断舍离》:学会舍,比拥有更重要 为什么你总被杂物和执念困住? 【视频简介】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代人活得越来越累了?明明物质条件比父母那辈富足太多,可居住空间越来越拥挤,心里的包袱也越来越重。囤积的东西舍不得扔,执念的人和事放不下,快乐反而越来越稀缺。 《断舍离》书中一个比喻让我豁然开朗——不会断舍离的人像一个"塞满垃圾的仓库",只进不出、积重难返;会断舍离的人像一座"通透自在的庭院",清风流转、张弛有度。而现实中,大多数人都在"把仓库越塞越满,直到连呼吸的空间都没有"。 这期视频,我用一场虚拟对谈的形式,让《断舍离》这本书"活"过来,直接回答我们最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越囤积越焦虑?为什么清理后很快又复乱?为什么明明想放下,却总被执念捆绑?希望这1500字的深度对话,能帮你看清物质与心灵的真相,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断舍离。 【本期看点】 • 为什么说99%的人都在"假装"断舍离? • "扔东西"和"断舍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 为什么越囤积越焦虑,越清理越空虚? • 从"被物奴役的囚徒"到"物我自在的主人"需要跨越什么? • 森下惠子的"仓库与庭院"理论如何解释现代囤积困境? 【互动时间】 看完这期视频,你觉得自己是"塞满垃圾的仓库"还是"通透自在的庭院"?或者正在从"仓库"变成"庭院"的路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断舍离故事或困惑。如果这期内容对你有启发,请支持,你的认可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同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名下一期想看的书籍解读~ 本期书籍:《断舍离》 作者:[日] 森下惠子 #断舍离实践 #极简生活 #心灵减负 #认知升级 #生活美学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