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7
蔬菜的表面意思 “蔬菜”一词中,“蔬”字上有“艹”,表植物;下为“疏(疎)”,本义为稀疏、间隔。在古汉语中,“蔬”指疏生的草木、可食之草,后引申为“蔬食”,即素食。“菜”字同样“艹”表植物,“采”表采摘,本义为可采食的植物。“蔬菜”二字合起来,意为“可供采食的疏生植物”。蔬菜的表面意思是人类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植物性食物,指供食用的植物部分,如根、茎、叶、花、果等。它们营养丰富、味道清淡,是健康饮食的基础。 毫无疑问,蔬菜亦有生命。它们萌芽、生长、枯萎,也感受着光与水的变化。生命之间并非对立,而是循环往复、互为成全。蔬菜被人采食,进入人体,转化为新的生命能量,成为天地循环中的一环。这正是自然界“以生养生”的规律,一种生命的圆融之道。 在中国文化中,“以生养生”被视为顺应天理的行为。未得长生之前,人可借自然之物滋养自身,但这种取用仅限于顺理、合道的范围,不包括任何违背生命本意的行为——如器官摘取。自然的生死,是天地的呼吸;而人为的掠夺,则是道的破裂。强制摘取器官,彻底背离了“以生养生”的自然之道,其最终结局,必是自毁。 “真”,意味着不自欺。当我们明白蔬菜亦有生命,便应认识到:人类并非自然的主宰,而只是借自然以延续的存在。吃蔬菜并非理所当然,而是一种自然的恩赐。若能在取食之前怀着“知其生命”的敬心,便已接近“真”的境界。古人言“饭前三思,思其来处”,此“思”正是“真”的体现——对生命本质的认知与敬畏。 蔬菜被食,本无怨尤,因为自然的法则是互助与成全。然而,人若滥取、浪费、亵渎,便失去了“善”的根。一菜一饭,皆来不易。善的根源,不在于是否取用生命,而在于取用时是否怀着慈心。 同时,吃蔬菜亦是一场对“食欲”与“心欲”的考验。若被口腹之欲所驱,贪多浪费,便失了“忍”。“忍”,体现的是节制与克己的智慧。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3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1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7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93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9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6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1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