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每天学一个成语】一成一旅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替父亲报仇,率兵攻打越国,把越王勾践和他的5000名残兵败将围困在会稽山上。勾践听从了大臣范蠡的主张,打算求和。勾践便派大臣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夫差打算同意,可吴国大夫伍子胥坚决不肯。他告诚夫差说:“古语说得好,'建树德行最好是不断培植,去掉毒害最好是消除干净’。”接着,他就给夫差讲了夏朝时期的一个故事。 夏朝的时候,过氏部落首领浇杀了斟灌,攻打斟三了,灭了夏朝的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缗逃走了,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少康。少康逃到有虞部落里,做上了官。酋 长还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为妻,并将纶邑这个地方封给他,纶邑虽然地方不大,只有十里见方,人口也只有500,也就是所谓的一成一旅,但少康到那里以后,广旅恩德安抚下属,积极训练军队。当时机成熟了,就率兵攻打过国、戈国,灭了它们,恢复了夏朝的天下。这就是“少康中兴”的故事。伍子胥讲完这个故事后,接着又说:“如今的吴国不如当时的过国,而越国却超过了少康的纶邑。假如将来上天让越国强大起来,对吴国将是极大的威胁。我们如果不乘胜消灭勾践,将后患无穷啊!” 可是夫差早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意见,还是同意了越国的求和要求。伍子胥失望地对大臣们说:“唉!越国用10年生息繁衍,再用10年教育训练,20年后一定会来报仇的。” 20年之后,越国真的强大起来,勾践率兵打败了吴国,并且连吴王投降都不允许。吴王懊悔莫及,只得自杀而死。#成语故事 #儿童成语故事小视频 #成语典故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2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4: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3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7: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虔皓仕1周前
卧薪尝胆的背后,是功臣滴血的结局 公元前472年,越国统一吴地的欢呼声还没散尽,文种的剑已经架在了脖颈上。 他曾是勾践最信任的臂膀。20年前夫椒兵败,勾践沦为吴奴,是文种以“伐吴七术”稳住危局,陪着君王熬过三年屈辱岁月。养民兴兵、离间吴臣、美人乱政,七条毒计招招致命,才换得勾践卧薪尝胆后的逆风翻盘。 黄池之会奇袭吴都,夜袭重创吴军,最终攻破姑苏城逼死夫差——灭吴大业,文种居功至伟。可胜利的酒盏还没端热,勾践的冷脸就浇透了他的热血。“破吴三计足矣,余策可对先王细陈”,轻飘飘一句话,碾碎了半生忠心。 范蠡早看透一切,留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警言,带着西施隐退成了商圣。可文种太信“忠臣不事二主”,总觉得自己的功劳能换得善终。他没算到,帝王的猜忌从来不分功过,只看“有用与否”。 从朝堂亲信到赐死对象,不过一年光景。勾践的冷漠里,没有旧日感激,只有“功高震主”的忌惮。文种赴死前的一笑,是看透权谋的悲凉,也是对自己执念的自嘲——他帮君王赢了天下,却输了自己的性命。 千年过去,绍兴的文种墓依旧伫立,警示着历朝历代的功臣:政治从无情义,忠诚未必有报。聪明如文种,能算透灭吴大计,却没算到人心易变;而范蠡的智慧,不在于谋略超群,而在于懂得“见好就收”。 功成身退从来不是懦弱,而是看透世道的清醒。多少英雄豪杰,赢了沙场厮杀,却输了权力博弈? #吴越争霸 #卧薪尝胆 #文种之死 #功臣悲歌 #历史人物故事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