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9
到底是谁在偷换概念? 将我们吃了几千年、养出三代人的馒头、白粥、糙米饭,这些承载着烟火气的“家常主食”,硬生生污化成“高糖、高热量、没营养”的垃圾;转头却用蛋糕、炸鸡、奶茶勾住你的味蕾,再告诉你“喝杯咖啡、啃个欧包就能控食欲”——可欧包里的黄油糖霜、咖啡里的植脂末,哪样不比一碗白米饭更伤身体? 又是谁在制造矛盾? 一边催着我们“拼命搞钱才叫成功”,逼我们熬最晚的夜、加最久的班;一边又塞来“保健品能续命”的幻觉,让你把熬夜耗掉的健康,寄托在几百上千一瓶的药片中。 这些所谓的“新概念”,从来不是为了你的健康而生。话术背后的人,不过是死死盯着你的钱包——奶茶店、面包店、药店越开越多,一杯奶茶二十多元,一个欧包二十多元,一盒保健品上千块;而两块钱的馒头、三块钱的白粥,却被说得一文不值。 我们的焦虑,根本不是“没钱”,不是赚得不够,而是钱全花在了“身体不需要、反而会催生疾病”的地方:为了“控糖”戒掉主食,却愿意为奶茶排队半小时;为了“续命”囤一堆保健品,却连好好吃顿家常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如今的我们,怎么就活成了这样? 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被这些“伪概念”耍得团团转——从吃什么到补什么,全程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最后钱包空了,身体也垮了。 其实饮食的道理,从来都很简单: 好好吃每一顿饭,比任何“新概念”都踏实;少买那些华而不实的保健品,多给自己煮碗热粥,就是最实在的健康。养胃的,从来都是朴素的馒头、面条;补身的,从来都是应季的新鲜蔬菜,而非那些外表艳丽、价格虚高的水果。 你会慢慢发现,人生存所需的,真的很少、很简单。 别丢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饮食智慧,别被花哨的话术裹挟——好好吃饭,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善待。 #好好吃饭 #家常主食最养人#创作灵感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37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