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启蒙早教 #诗词 #国学文化 #儿童动画 #语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约创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李清照居汴京时。此词以忆昔为脉络,开篇追述溪亭日暮的沉醉情景,继写兴尽归舟误入藕花深处,终以鸥鹭惊飞作结,选取“沉醉”“误入”“争渡”等瞬时片段,通过暮色与鸟色的视觉对比、鸟飞与舟动的动静映衬,展现少年游兴的野逸之气。词中“争渡”或解为“怎渡”之谐音,形成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知否”相似的口语化叠句效果。全词语言简练自然,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以白描手法勾勒出清新幽静的画面,渗透着女词人未经世事的天真灵动,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境界优美怡人。 ①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②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③注释 ⑴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⑵溪亭:临水的亭台。 ⑶日暮:黄昏时候。 ⑷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⑸兴尽:尽了兴致。 ⑹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⑺回舟:乘船而回。 ⑻误入:不小心进入。 ⑼藕花:荷花。 ⑽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⑾惊:惊动。 ⑿起:飞起来。 ⒀一滩:一群。 ⒁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④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 ⑤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