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楚风碑的文化渊源 #我要上热门话题 站在岳麓山的巅峰,身旁是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楚风石碑,仿佛能听到远古的低吟与现代的呼吸在这里交织。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照在这块见证了无数风霜却依旧屹立不倒的石碑上,每一个字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讲述着过往的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湖湘文化的厚重与自然的宁静,心灵得以洗涤,思绪飘向远方。岳麓之巅,楚风遗韵。 楚风碑是现代碑刻,由著名石刻家贺金沙先生创作,碑刻正面刻有“楚风”二字,背面刻有陈独秀的《欢迎湖南人底精神》一文,这篇文章强调了湖南人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楚风的内涵相契合,共同彰显了湖南的文化底蕴。 碑的背面刻写的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欢迎湖南人底精神》一文 在我欢迎湖南人的精神之前,要说几句道歉的话,因为我们安微人在湖南北方造的孽太多了,我也是安微人之一,於以对着湖南人非常地惭愧。 湖南人底精是什么?“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无论杨度为人如何,却不能以人废言。湖南人这种奋斗精神,却不是杨度说大话,确实可以拿历史证明的。二百几十年前底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几十年前底曾国藩、罗泽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战”的书生!黄克强历尽艰难,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蔡松坡带着病亲领子弹不足的两千云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战;他们是何等坚毅不拔的军人! 湖南人这种奋斗精神,现在哪里去了?我曾坐在湖南省议会底席上,看见一位湖南议员,因为争论一个问题,打得头破血流,不能抵抗对手,却依然大喊:“老子打不过你,老子喊儿子来帮忙!”这不是笑话,却是可以代表湖南人底精神的。湖南人这种精神,如果继续存在,现在或者将来,必定可以为中国开一条新路。 我们欢迎湖南人底精神,是欢迎他们的奋斗精神,欢迎他们奋斗到底的精神,欢迎他们反抗强权的精神,欢迎他们不妥协的精神,欢迎他们不怕死的精神。中国现在底情形,只有湖南人底精神能够救得。我们欢迎湖南人底精神!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成语故事《斑驳陆离》 “斑驳陆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bān bó lù lí**,形容色彩纷繁杂乱或事物多样、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由两个近义词“斑驳”和“陆离”组成,均指色彩交错、不统一的样子。 --- ### **成语出处** 最早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离骚》: >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形容云霓纷绕、色彩交错变幻的景象。) 后来在《聊斋志异·古瓶》中也有使用: > **“器大可合抱,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斑驳陆离。”** (描述古瓶色彩陈旧而斑斓的样子。) --- ### **成语故事** 虽然没有特定的历史故事与之直接相关,但成语的意境常通过文学作品体现。例如: 1. **屈原的《离骚》**:诗中用“斑陆离”描绘神灵驾云时光影交错的奇幻景象,反映诗人对理想世界的瑰丽想象。 2. **《聊斋志异》**:蒲松龄用“斑驳陆离”形容古物上岁月留下的痕迹,暗含神秘色彩。 --- ### **成语寓意** - **原义**:强调色彩的繁杂与不规则。 - **引申义**:可形容事物多样、变化莫测,或社会现象的复杂(如“斑驳陆离的社会百态”)。 - **注意**:现代使用时多偏重“斑斓杂乱”,**不含褒贬**,需结合语境。 --- ### **例句** 1. 博物馆的青铜器锈迹斑驳,显得古拙陆离。 2. 夕阳下,老墙上的涂鸦斑驳陆离,充满艺术感。 这个成语生动展现了视觉上的丰富性,常用于文学描写或艺术评论中。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