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伴侣,是为家族选精神合伙人,坚持读书,是给后代攒人生底气 今天要聊一个超厉害的家族秘密 —— 你见过哪个家族光靠一条择偶标准,就连续培养出上百位国之重器吗?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钱伟长…… 这 100 多个响当当的名字,背后藏着同一套传承千年的智慧,就是被列入国家非遗的《钱氏家训》。 他们的祖训里写得明明白白:“娶妻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不看彩礼多少,不图家世显赫,只看对方有没有传家的德行,能不能一起把日子过出智慧。你可别觉得这是老古董思想,要知道,美貌会褪色,财富会波动,唯有骨子里的品性和格局,才能成为家族走得远的底气。钱钟书娶了才女杨绛,两人一生琴瑟和鸣;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是著名歌唱家,精神上的契合让他们互相成就;钱三强的妻子何泽慧更是同为物理学家的 “居里夫人式伴侣”,这就是 “灵魂门当户对” 的力量。 更难得的是,钱氏家族把 “读书” 当成第一等大事。钱穆的母亲寡居多年,生活再拮据也不让孩子辍学,长子想退学分担压力时,她第一次发火:“你们父亲临终说要让家族世代读书,我砸锅卖铁也要供!” 钱学森一生获奖无数,奖金全捐出去,遗物里只有 11 把补过的旧蒲扇;钱七虎院士穿磨破袖口的衬衫,却把 800 万奖金全捐给国家。他们传承的哪里是金银,分明是刻进骨子里的精神财富。 其实啊,真正的家风从来不是炫富摆阔,而是一套能代代相传的价值系统。选对伴侣,是为家族选 “精神合伙人”;坚持读书,是给后代攒 “人生底气”。如果你也在琢磨怎么把日子过稳、把家经营好,真该翻翻这本《钱氏家训》。千年家族的兴旺密码,说不定就能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传承答案,毕竟好的家风,才是留给孩子最珍贵的遗产,你说对吗? #选对伴侣幸福一生 #门当户对 #智慧女人 #旺夫女人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穷养儿富养女”原话是“穷养儿志,富养女德” “男戴观音女戴佛”原文是“男戴官印女戴福” “先成家后立业”完整的表述其实是“遇良人先成家,后立业;遇贵人先立业,后成家”。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它还有后半句——“尽听老人言,终身难向前”。 “富贵险中求”,其实它的后半句才是重点:“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 “家和万事兴”完整原文是“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这句话是对全家人的告诫 济公禅师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更是被无数人拿来当放纵的挡箭牌,却没人记得后半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堕魔道”。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它的后半句“晚到的老鼠有奶酪” 《论语》的“父母在,不远游”,完整的句子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三思而后行”,后一句“再,斯可矣” 古代聘礼和彩礼是不一样的意味 还有“男尊女卑”,绝不是“男贵女贱”。“男尊”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女卑”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原文的意思是:兄弟是血脉相连、不可割舍的手足,要珍惜兄弟情,妻子是彰显家风、值得呵护的体面,要善待妻子。 “糟糠之妻”,指的是陪你共患难、吃尽苦头的伴侣。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真相是“女子无才辨是德”。 “最毒莫过妇人心”本是“最毒莫过负人心” “无毒不丈夫”原是“无度不丈夫” 你看,老祖宗的话传着传着就变了味:“正月剃头思舅”被讹传成“死舅舅”,让多少人正月不敢剃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原文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指的是女子嫁给乞丐就跟着乞丐过,嫁给老人就跟着老人过,强调的是“忠诚”,而非“认命”!
00:00 / 1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