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4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膝关节里的“安全带”断了?带你认识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指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在受到外力作用或过度运动等情况下,发生的部分或完全撕裂。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之一,它连接着股骨和胫骨,能够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当膝关节受到剧烈扭转、撞击或过度伸展时,前交叉韧带容易受到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症状主要包括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进行急停、急转等动作时,疼痛会加剧。如果损伤严重,可能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出现打软腿、错动感等症状。 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会询问受伤的经过,检查膝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等,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来明确韧带的损伤程度。 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需要根据损伤的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轻度的损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支具固定等,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以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如果损伤严重,韧带完全撕裂,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重建前交叉韧带。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我们应该注意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在进行运动时,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的对抗性运动;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避免膝关节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如果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抖出健康知识宝藏#健康科普破圈计划 #前交叉韧带断裂 #前交叉韧带损伤 #前十字韧带断裂
00:00 / 06: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6
开屏校园 | 为青少年系好健康用网“安全带” 数字时代,网络如何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是助力还是陷阱?教育部新规给出答案。 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双刃剑”——既是知识的“百科全书”,也暗藏短视频沉迷、游戏诱惑等风险。教育部近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将“健康用网习惯”列为重点,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指明方向。 培养健康用网习惯,本质是帮青少年筑起“心理防护墙”。网络素养不仅是技能,更需学会辨别信息、自我约束。当青少年能理性应对“信息茧房”,平衡“即时满足”与长远发展,网络才能真正助力成长。这关乎个体心理健康,更决定下一代能否在数字时代全面发展。 学校作为主阵地,需将网络素养融入日常教学。通过课程传授网络安全、法治观念,让学生明白“网络非法外之地”;规范手机管理,设立“无手机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教师更需提升观察力,及时发现学生用网异常,避免小问题恶化。 家校协同是关键。家长是孩子用网习惯的“第一导师”,可通过“息屏行动”制定家庭用网规则,用亲子活动替代屏幕依赖。学校应通过家长课堂普及科学用网知识,避免“放任”或“过度控制”的极端。 平台责任不可或缺。相关部门需压实主体责任,优化算法,为学生内容设置“健康阈值”,严格落实“未成年人模式”,限制时长、屏蔽不良信息。跨部门联动整治网络环境,对违规平台严惩,形成强力监管。 数字时代的教育是与技术的“双向奔赴”。健康用网不是隔绝网络,而是教会青少年在浪潮中站稳脚跟。从学校到家庭,从平台到社会,每一环都需持续发力,让青少年既“用得好”网络,又“长得好”身心。(视频来源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唐伟 责任校对 罗南 编审 刘超)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