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3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上期视频有些朋友认为我说的有些夸大,认为自己的好产品虽然缺少合规的手续,但是在当地已经建立了一些口碑,怎么会被人发现并罚款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出一个职业——职业打假人!他们可是全国流动作业的“专业团队”,就盯着我们容易忽视的漏洞。主要有三类产品是他们的“头号目标”: 第一,进口化妆品。 他们专查你有没有拆盒零售、有没有贴中文标签。一个小疏忽,就是一笔大罚款。 第二,药食同源食品。他们会在你的产品标签、或者你在网店的宣传页面上,逐字逐句地找问题。而且他们信息是共享的,一个人发现了你,可能很快就会有其他人找上门。 第三,保健产品和消毒用品。 这是重灾区!比如,你的保健品宣传了治疗效果?你的产品资质不齐全?标签上信息不全?这些都会被他们死死盯住,一投诉一个准。 他们的手段,有时已经接近敲诈。那我们怎么办?记住一句核心:“打铁还需自身硬”!事后补救不如提前防范,让他们无从下手。接下来这五点,大家务必记牢,千万别踩坑! 1、产品手续是底线!现在市场监管越来越严,别总想着“以前都这么干”,时代在进步,法制在健全,咱们的法律意识也必须跟上! 2、产品名字不能瞎起。你的产品名称,绝对不能直接是某种病症,或者用一些夸大功能效果的字眼。 3、包装和宣传要规范。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功能、适用范围这些词语在包装和宣传页上绝对不能乱写。别为了效果好就往大了说。 4、严格按照批号备案来操作。你是食品就不能宣传保健功能,是妆字号就不能说能治病,不能违规操作。 5、产品成分要干净。 绝对不能在成分里添加违禁或者有毒性的原料,这不仅是在宣传里不能提,是压根就不能有! 总之,把产品做规范,手续办齐全,这才是最硬的“防弹衣”。既能挡住职业打假人,也是我们生意长久的基石。希望大家都规范经营,安心赚钱!#养生 #中医药 #大健康 #干货 #每日分享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代购」被职业打假索赔的案例(25年) (2024)桂0881民初5017号: 一、原告主张与事实 1. 交易经过:2024年8月,张某通过微信向黄某购买8袋“某浓香风味速溶咖啡”,支付2924元。食用后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自行检测发现含西布曲明(国家禁止添加物质)。 2. 诉讼请求:要求黄某退还货款2924元,并按十倍赔偿29240元。 二、被告抗辩 1. 主体不适格:黄某称仅为代购,由朋友发货,未实际经营。 2. 证据不足:张某自行检测结果不可信,需法院委托专业机构鉴定。 3. 职业打假质疑:张某多次提起类似诉讼,购买目的非生活消费,而是索赔。 三、法院认定事实 1. 合同关系成立:张某向黄某付款购买咖啡,双方形成买卖合同关系。 2. 产品问题:涉案咖啡含西布曲明,外包装无标签、生产日期等信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原告背景:张某截至2024年12月已提起20件类似诉讼,包括多地产品责任纠纷,被认定为“明知不符合标准仍购买”。 四、判决理由及结果 1. 货款退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支持张某退还货款2924元。 2. 惩罚性赔偿: - 依据《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解释》,张某多次诉讼行为表明其“明知不符合标准”,购买数量超出合理生活消费需求。 - 酌情支持三倍赔偿6882元(2294元×3),而非十倍赔偿。 3. 诉讼费承担:黄某负担92元,张某负担210元。 五、裁判要点 1. “知假买假”认定:多次提起同类诉讼、购买数量超出日常需求,可认定为明知产品问题仍购买。 2. 赔偿限制:即便产品不合格,惩罚性赔偿需在“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本案结合购买动机与消费习惯,按三倍判决。 3. 责任主体:微信销售行为构成买卖合同关系,黄某作为收款方承担责任。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5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本台温馨提示】市场很冷,牦牛奶很暖。 近期,私域直播领域的监管力度显著加强,多家企业和平台因违规行为被查处。 根据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信息,目前全国范围内因私域直播虚假宣传已立案30件,其中涉及6家私域直播平台和24家直播商家。目前已处罚没款293万元,还有约663万元的拟处罚金额,显示出监管部门对这一领域乱象的“零容忍”态度。 🔍 监管重点与典型乱象 当前监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虚假宣传与误导营销:这是查处重点。一些不法商家通过组建微信群,以“免费健康讲座”、“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名义,将普通商品包装成能治病的“神药”或“神器”。例如,被查处的案例中,有将普通食品或特殊膳食品宣传为具有“降血压”、“防癌抗癌”等功效。 · 数据造假与流量伪造:部分私域直播平台提供修改在线人数、点赞量,以及利用机器人账号进行虚假互动的功能,制造商品热销的假象,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 主要查处对象:监管实施 “全链条打击” ,查处对象不仅包括直接进行虚假宣传的直播间和商家,也涵盖了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造假服务的私域直播平台,以及协助引流的线下实体门店。例如,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处了50余家此类门店。 · 规避监管的手段:私域直播的封闭性和隐蔽性给监管带来挑战。一些直播间通过“播完即关”、删除直播回放、解散用户群组等方式规避监管,导致取证困难。 ⚖️ 监管依据与未来趋势 · 法律依据:监管主要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正在制定中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些法律法规强化了平台责任,并明确禁止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行为。 · 监管趋势:未来监管将呈现常态化趋势,并更侧重于: · 压实平台责任:明确要求平台履行对直播间运营者的资质审核、违规处置等责任。 · “穿透式”监管:追溯直播间、生产者、经销商等各方责任,实现一体化监管。 · 技术赋能监管:鼓励利用技术手段,如AI识别工具,来监测海量的私域直播内容。 生活再难,也要记得:喝杯牦牛奶,暖心又暖胃! 毕竟,连牦牛都在零下20度坚持产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强! 以上就是本台记者含泪发回的报道。#创业 #纯真牦牛#纯真天赐有机牦牛奶粉#纯真麦洼#私域直播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