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②,其次辟色 ,其次辟言。” 今译 孔子说:“贤人看到天下无道,为避开污浊的社会而隐居,其次是离开乱邦前往治邦,再其次,看到别人礼貌衰退而避去,更其次,听人说话与自己意见不合而避开。” 引述 孔子这一番话,应该是闲谈时的一种说法,并不能代表他的主张。因为他自己就不想当隐士,实际上也从来没有这做过。他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当然不可能避世隐。很可能是大家谈起隐士生活,孔子就这一方面,做出样的评论。先从意见不合避起,升高到礼貌不周到便躲然后离开乱邦迁居到治邦,最后只好以天下无道为由而居了。生活智慧 (一)三国时代的孔明,如果和他的朋友崔州平、矿元、孟公威等人一样,过着山居野人的生活,请问孔明的一生,能不能为人类留下这么可贵的行事历程和了不起的风格呢? (二)我们不能够批评历代或当代的隐士,因为人各有志,应该互相尊重。但是我们也不能鼓励大家过隐士生活,否则贤能的人士都袖手旁观,老百姓非受苦受难不可。 (三)孔子这一番话,应该是针对要不要从政而发的。先看君王听不听得进自己的话,再看君王对自己有没有礼貌,然后看这个国家治或乱,来决定留或去。最后发现生不逢时,干脆避世隐居。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论语》宪问第十四第39章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今译: 孔子说:“贤人看到天下无道,为避开污浊的社会而隐居,其次是离开乱邦前往治邦,再其次,看到别人礼貌衰退而避去,更其次,听人说话与自己意见不合而避开。” 主旨: 孔子论述君子见机引退的等次。 引述: 孔子这一番话,应该是闲谈时的一种说法,并不能代表他的主张。因为他自己就不想当隐士,实际上也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他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当然不可能避世隐居。很可能是大家谈起隐士生活,孔子就这一方面,做出这样的评论。先从意见不合避起,升高到礼貌不周到便躲开,然后离开乱邦迁居到治邦,最后只好以天下无道为由而隐居了。 生活智慧: (一)三国时代的孔明,如果和他的朋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样,过着山居野人的生活,请问孔明的一生,能不能为人类留下这么可贵的行事历程和了不起的风格呢? (二)我们不能够批评历代或当代的隐士,因为人各有志,应该互相尊重。但是我们也不能鼓励大家过隐士生活,否则贤能的人士都袖手旁观,老百姓非受苦受难不可。 (三)孔子这一番话,应该是针对要不要从政而发的。先看君王听不听得进自己的话,再看君王对自己有没有礼貌,然后看这个国家治或乱,来决定留或去。最后发现生不逢时,干脆避世隐居。 建议: 人生在世,能做出多少贡献,还是要尽力而为,孔子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论语 #知行合一 #修身养性 #国学智慧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7: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6: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盐铁论·卷六》备胡 第三十八 大夫曰:“鄙语曰:‘贤者容不辱。’以世俗言之,乡曲有桀,人尚辟之。今明天子在上,匈奴公为寇,侵扰边境,是仁义犯而藜藿采。昔狄人侵太王,匡人畏孔子,故不仁者,仁之贼也。是以县官厉武以讨不义,设机械以备不仁。” 贤良曰:“匈奴处沙漠之中,生不食之地,天所贱而弃之,无坛宇之居,男女之别,以广野为闾里,以穹庐为家室,衣皮蒙毛,食肉饮血,会市行,牧竖居,如中国之麋鹿耳。好事之臣,求其义,责之礼,使中国干戈至今未息,万里设备,此兔罝之所刺,故小人非公侯腹心干城也。” 大夫曰:“天子者,天下之父母也。四方之众,其义莫不愿为臣妾;然犹修城郭,设关梁,厉武士,备卫于宫室,所以远折难而备万方者也。今匈奴未臣,虽无事,欲释备,如之何?” 贤良曰:“吴王所以见禽于越者,以其越近而陵远也。秦所以亡者,以外备胡、越而内亡其政也。夫用军于外,政败于内,备为所患,增主所忧。故人主得其道,则遐迩偕行而归之,文王是也;不得其道,则臣妾为寇,秦王是也。夫文衰则武胜,德盛则备寡。” 大夫曰:“往者,四夷俱强,并为寇虐:朝鲜踰徼,劫燕之东地;东越越东海,略浙江之南;南越内侵,滑服令;氐、僰、冉、駹、巂唐、昆明之属,扰陇西、巴、蜀。今三垂已平,唯北边未定。夫一举则匈奴震惧,中外释备,而何寡也?” 贤良曰:“古者,君子立仁修义,以绥其民,故迩者习善,远者顺之。是以孔子仕于鲁,前仕三月及齐平,后仕三月及郑平,务以德安近而绥远。当此之时,鲁无敌国之难,邻境之患。强臣变节而忠顺,故季桓隳其都城。大国畏义而合好,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故为政而以德,非独辟害折冲也,所欲不求而自得。今百姓所以嚣嚣,中外不宁者,咎在匈奴。内无室宇之守,外无田畴之积,随美草甘水而驱牧,匈奴不变业,而中国以骚动矣。风合而云解,就之则亡,击之则散,未可一世而举也。” 大夫曰:“古者,明王讨暴卫弱,定倾扶危。卫弱扶危,则小国之君悦;讨暴定倾,则无罪之人附。今不征伐,则暴害不息;不备,则是以黎民委敌也。春秋贬诸侯之后,刺不卒戍。行役戍备,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贤良曰:“匈奴之地广大,而戎马之足轻利,其势易骚动也。利则虎曳,病则鸟折,辟锋锐而取罢极;少发则不足以更适,多发则民不 #文脉里的中国 #盐铁会议 #汉朝 #经济 #名著
00:00 / 19: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6: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