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2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1)-明确目标-培养完整的人 孩子不是应试的机器,而是一个等待被理解的人 “我只是希望他以后有个好生活。” 几乎每一位家长都这样说。 他们的出发点是爱—— 希望孩子能读好书、上好学校、进好公司,将来生活安稳。 但在这条“通往幸福”的路上, 许多孩子却丢掉了最宝贵的东西: 自己思考、自己选择的能力。 一、教育的错位:我们在追求“结果”,却忘了“人” 太多家长把“培养”理解成“规划”。 我们替孩子想好了该读的学校、该学的专业、未来要做的职业, 甚至在孩子还不会写字时,就开始焦虑“升学路线图”。 看起来,这是为了孩子的人生提前铺路, 但那条路,也许从头到尾都不是他想走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活成父母想象中的样子, 而是让他有能力成为自己。 我们培养孩子,应该到什么程度呢? 也许答案是—— 让孩子有一天,能独立思考, 能自己找到兴趣,选择自己热爱的方向, 进入自己想去的大学,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不是孩子“被培养得好”, 而是他“能自己成长得好”。 二、从“引导”到“控制”:家长常常越界的地方 在教育中,引导是爱,控制是恐惧。 引导,是陪孩子一起发现世界; 控制,是用焦虑把孩子的世界变成父母的复制品。 当父母不相信孩子的判断,孩子就学不会判断; 当父母不让孩子选择,孩子就失去了选择的能力。 很多家长以为“放手”是对孩子的不负责, 其实,过度干预才是最深的失控。 真正的放手,不是撒手不管, 而是相信——孩子有能力去成长。 三、教育的本质:帮助孩子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温度的人 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培养“好学生”, 而是培养“好的人”。 一个真正被教育好的孩子, 他可能不是永远拿第一, 但他懂得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与人相处。 他能面对失败,也能表达情绪; 他能理解别人,也能照顾自己。 他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勇气,也有方向。 这样的人,才有能力去应对生活的不确定性。 这,才是真正的“好生活”。 四、真正的“为你好”,不是替你决定 父母的人生经验很宝贵,但不是孩子的地图。 “为你好”这三个字, 如果没有倾听与尊重, 就可能变成一种温柔的控制。 真正的“为你好”, 是陪孩子一起看世界, 在他需要时给方向, 在他跌倒时给力量, 在他准备好时,给他选择的自由... #全人教育#启蒙教育#家庭教育#亲子教育
00:00 / 06: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17: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