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
当车企“极限测试”撞上公共底线:天门山之伤,痛在何处? 一辆汽车在张家界天门山“天梯”滑下,撞碎的护栏背后,是一场商业营销与公共利益的激烈碰撞。 天门山的“天梯”,全长近300米、垂直落差150米,999级台阶构成了游客徒步前往天门洞的独特体验。然而,为了一场汽车极限测试,这条公共通道被临时关闭,游客被迫绕行穿山电梯。当商业活动的“车轮”碾过公共游览的“步道”,游客的权益被置于何处?景区作为公共资源,不该成为车企博眼球的“试验场”,这种本末倒置的操作,本质是商业利益对公共权益的挤压。 更令人忧心的是“极限测试”本身的安全隐患。专业的汽车测试场,有着完善的安全防护、应急配套与风险评估体系,而户外公共区域既无这些保障,也缺乏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即便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可公共安全从来不是“所幸”就能兜底的。车企为了营销流量,将车辆性能测试置于公共空间的风险之中,是对安全责任的漠视,更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轻慢。 近年来,类似的“极限营销”屡见不鲜,从悬崖峭壁到高原腹地,车企为博眼球不断突破场景边界。但一款车的价值,从来不是靠在景区险道上的“炫技”来证明,而是靠研发的严谨、品质的可靠、服务的贴心来支撑。当营销的“方向盘”跑偏,即便短期收获流量,长远来看也会透支品牌信任。 此事更需追问的是,这样的商业活动是如何获得审批的?公共景区的使用边界在哪里?职能部门应尽快明确监管细则,景区也需强化责任意识,莫让商业活动的“油门”,踩碎了公共空间的“刹车”。毕竟,公共景区姓“公”,不是任何商业营销的“秀场”,守住公共利益的底线,才能让风景真正属于每一位游客。#天门山 #汽车安全 #汽车测试 #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自媒体创业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