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前
大女儿今年上一年级,前两天开学发了新书,我看到是2024刚改版的新教材,特意翻看了一下,想知道有没有前几年毒教材的内容,有没有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惊喜的是,新教材添加了很多爱国思想,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人说改版后的教材难度越来越大,我倒觉得现在的教材真好。要说难度,古人学习就是从难到易,直接写字认识字,读诵经典,只是近代才越发的简单了,先从音节认识再拼读再认识字,从简单到难的学习,而直接认字,写字纬度更高一点,只要会了,音节和拼读一看就会。会了容易的不一定会难的,而难的会了一定会容易的。一个是从低往高走,一个直接从高往下看,从长远学习来看,后者更能培养孩子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让孩子读论语,孩子太小也不懂,我们并不要求孩子懂什么意思,只是想趁他们记忆力最强的时候,把最有用最好的东西装进他的脑袋里,先把内容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再理解其中的道理。如果连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都能学好,那些近代的白话文内容只会觉得很容易,这也是从难到易,从上往下看的学法。 从这次教材改版增加了那么多优秀传统文化来看,未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必然的,我们只是提前看到了趋势,培养孩子诵读经典的习惯,先不说经典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光学习和考试家长们就必须看重传统文化了。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会越来越多,尤其四书五经的内容都会涉及,一定要趁孩子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多诵读记忆经典,其中《论语》里的内容会出现很多,除了了解原文,正确的译文和现代启示还有应用在生活中的智慧都很重要,我们传播的是曾仕强教授的论语的生活智慧,对现在人来说非常实用。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在这个以人为本的地方,人修养好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事,以此基础开展的一切进步和社会活动,才会是正向的,美好的,和谐的。 未来学习不能再靠死记硬背,拼命往脑袋里装知识了,而是要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心性和习惯,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立下远大的志向,甚至要以利他之心作为志向的确立,如此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完成想做的事。利他之心也叫为人民服务,想着自己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些什么,有这样的目标和理想,向着这样的方向去走,才不会半路放弃被自我的各种问题困住,因为利他之心是无我的、是合道的,是可以支撑人坚持到底的力量源泉。纵观古今那些伟人,无不是因利他之心才造福了人民成就了自己,我们要向圣贤看齐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