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直接列出了8个平台不能碰的"垄断雷区",像平台间偷偷用算法共谋定价、搞封禁屏蔽、强制"二选一"、设置"全网最低价"枷锁这些都在其中,覆盖了我们平时接触的定价、流量分配、搜索排序等各个环节。 可能有人会问,之前不是已经整治过互联网垄断了吗?怎么现在又出指引?其实这就像交通治理,2021-2023年的反垄断是"刮骨疗毒",重点解决微信屏蔽外链、音乐独家版权这些突出问题。而到了2025年,监管已经从"集中处罚"转向"常态化合规",2025年以来就没再出现大额处罚,这次的指引更像一本"避坑手册",把模糊的规则说清楚,让平台知道哪些事绝对不能做。毕竟现在平台经济还是很重要,但垄断行为会挤压中小企业空间——2025年全国小微企业倒闭率同比上升15%,很多商家都反映曾被平台限制经营。 那这次政策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其实就是三个字:促公平。一方面帮平台划清行为边界,减少"不知道哪步踩雷"的不确定性,腾讯2025年合规支出占比从4.2%降到1.8%,就是最好的证明,合规成本降低了,平台才能更安心搞创新;另一方面是保护中小企业和消费者,让小商家不用被迫"站队",消费者能真正享受到公平定价和多样选择,而不是被算法"拿捏" 。最终目的是让平台经济能健康发展。 说到底,这份指引不是要限制平台发展,而是要给平台经济"立规矩、明方向"。之前的监管压力让很多平台不敢大胆创新,现在规则明确了,只要不碰三条"红线"——不自我优待、不滥用数据、不搞价格垄断,正常的技术创新、业务拓展都不会被过度干预 #平台反垄断 #政策解读 #财经干货 #互联网整治 #阿里巴巴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5: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宠物行业」广告违法 对于宠物电商行业的经营者而言,目前存在着店铺设置中一些极易违法的情形,被同行、职业索赔人举报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话,会面临广告法规定的处罚。现整理一些高频违法情况,供宠物电商行业经营者参考,并进行相应合规: 1.涉及宠物兽药售卖的,比如灭跳蚤、杀蜱虫的兽药,在主页宣传时会写上「100%、24小时、48小时」的字样,这样是违反广告法的规定的。还比如一些宠物饲料在进行宣传时也会用上「100%」字样,比如100%治愈软骨病,此种也是不符合广告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一条,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二)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业人士、用户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三)说明有效率; (四)违反安全使用规程的文字、语言或者画面;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2.涉及宠物仪器、玩具类事项,在主页宣传「静音」,此类事项极易涉及虚假宣传。根据强制性国标《声环境质量标准》对于居民区内环境噪音的限值要求60分贝以内,也就是说,必须达到60分贝以内才能如此宣传。在实践中,生产者往往会通过第三方机构“静音认证”证书予以证明。因此经营者进行「静音」宣传时,应注意上述事项。 3.进行宠物产品功能宣传时,没有相关依据。比如「除臭」「防静电」,许多宠物产品,比如猫砂,有的经营者宣传「除臭」,但是被举报后,拿不出相应的检测证明,最后被广告法处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八条,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准确、清楚、明白。 此外高频违法词还有「无毒无害」「真皮材质」「纯棉」等字样,在实践中也极易违规。 4.对于宠物饲料进行「0」「不含」「无」等宣传,但是跟产品的配料表不符。比如宣传无色素、无防腐剂、无诱食剂的。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