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赛8月前
古诗《商山早行》(温庭筠) 《商山早行》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声叮当作响, 游子踏上旅途,心中悲叹远离故乡。 鸡鸣声中,茅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 板桥霜上,留下行人凌乱的足迹。 槲树枯叶落满荒僻的山间小路, 枳树白花照亮驿站斑驳的土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中回到长安杜陵, 野鸭和大雁在曲折的池塘嬉戏游荡。 赏析。 意象凝练,早行情景。 颔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被誉为千古名句,纯用名词组合(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勾勒出初春黎明的山村景象,暗含旅人早起赶路的孤寂与艰辛。 情景交融,思乡主题。 现实之景:霜、茅店、槲叶、枳花等意象,渲染旅途的清冷与漂泊感。 梦境对照:“杜陵梦” 中故乡的温暖(凫雁回塘)与眼前的荒寂形成反差,强化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首联 “客行悲故乡” 奠定情感基调,尾联以梦境呼应,使全诗形成 “离家 — 途中 — 思家” 的闭环,情感层层递进。 温庭筠(约 812—870),唐代诗人、词人,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文学成就:诗词俱佳,以词著称,被奉为 “花间派” 鼻祖,其词风秾丽精巧,对后世影响深远。花间集》收录其词 66 首,数量居唐人之首,被王国维誉为 “深美闳约”,对后世婉约词风影响深远。 代表作品:《望江南》《菩萨蛮》等词作,以及《商山早行》等诗歌。 此诗为温庭筠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友人时途经商山所作。诗人年近五旬仍仕途失意,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眷恋交织,借早行之景抒发羁旅愁思与人生感慨。 《商山早行》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游子早行的孤寂与思乡的深沉,成为唐诗中羁旅题材的经典之作。 #抖音创作者广告分成计划 #内容启发搜索 #抖音站外播放激励计划 #看见音乐计划 #全民任务
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