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28: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国王的演讲》电影解说丨心中之城 大家好,这里是【心中之城】的片尾留言。电影《国王的演讲》让我好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疏远的,又是怎样亲近的。而什么样的关系是健康的。我很好奇为什么伯蒂对父亲那样恐惧、与兄弟渐行渐远,却与罗格能够好好交心,可以交一辈子的朋友。 - 在父母面前的伯蒂很难发声,更不必说发笑。而爱德华是远离这样的家庭,去选择辛普森作为他的家人。面对父亲,伯蒂的口吃明显更严重。父亲对他口吃的态度是批判和讨厌的。在伯蒂的童年,他们强行扭转他天生的左撇子、强行矫正他的膝外翻。对伯蒂来说,这种经历会让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能有缺陷的人,出生便有着条件,必须是正常、健康、甚至完美的,否则便不可被接纳。 - 然而,他的口吃并非天生的缺陷,是从四到五岁开始的,更像是后天的心理问题,我想这种问题不是他的错,更像是他的家庭导致的。而当父亲把口吃视为伯蒂的“天生之罪”,可想而知伯蒂在其中感受到的屈辱、愤怒、委屈和痛苦。我认为伯蒂的暴脾气不是来自父亲的遗传,更像是来自多年无法做自己的枷锁、对自己口吃和种种缺陷的厌恶,在心底无意识的怨愤。 - 伯蒂对罗格发过几次脾气,可罗格不仅没有疏远伯蒂,还能对他产生好奇,愿意去了解伯蒂情绪问题的触发点,及其根源。罗格通过他的耐心、他的知识经验,他看到的伯蒂,突破了口吃、防御、暴脾气的表象,他看到的伯蒂的内在:受伤、恐惧、自卑、愤怒、痛苦……那是经历了太多创伤的一个人。不仅如此,罗格还能去看到伯蒂的优点,他的勇气、他的毅力、他的幽默…… - 在罗格面前,伯蒂感到一种深度的接纳,他可以骂脏话、他可以发脾气、他可以得到罗格的道歉,他也可以道歉而得到原谅。所以,他能够在罗格面前流利表达。 - 我们人生中不一定能碰上这样的朋友,但我们可以像罗格一样看待自己。如果发现自己有缺点,试着不去批判否定自己,更不必自暴自弃,像罗格一样去对自己好奇,去发掘情绪的根源,去了解自己,也去欣赏自己。好好爱自己。 #了不起的精讲团 #抖音精选
00:00 / 59: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