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高考”——这不再是我们当年的那次考试。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孩子面对的高考,早已不是我们记忆中的“考完分再选学校”的旧模式了。新高考带来的,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1. 选择权前移,决策变复杂: “3+1+2”或“3+3”的选科模式,意味着在高一甚至初三毕业时,孩子就要做出可能影响未来职业方向的选择。选物理还是历史?搭配哪两门选修科?这个选择直接关联到未来高考时能报考的专业范围。可以说,志愿填报的起点,提前了三年。 2. 录取方式多元化,“一考定终身”成为过去式: 除了统一高考成绩,现在还有“两依据,一参考”——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等路径,为孩子提供了更多可能,但也对孩子的长期积累和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 3.3. 信息爆炸,规则复杂: 全国近3000所高校,上千个专业,不同的选科要求、录取规则、专业级差……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临时抱佛脚翻阅报考指南,很难做出最优决策。 第二个环节:为什么要提前规划?——因为我们已经输不起“试错”的成本。面对这样的新高考,如果我们还抱着“等考完分再说”的想法,可能会面临什么? 1:高分低就。孩子考了650分,却因为高一选科时没选化学,与心仪的临床医学专业失之交臂,最终可能被迫选择一个不感兴趣的专业,遗憾终生。 2:专业迷茫。 孩子分数不错,但对自己、对专业、对未来的职业世界一无所知,最后在短短几天填报时间里,凭感觉、凭专业名字“听起来不错”就做了决定,入学后才发现完全不适应,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光。 3:路径单一。因为不了解“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多元录取途径,错过了为孩子“降分录取”进入更好大学的宝贵机会。 各位家长,高考志愿填报,本质上是一次重要的“资源置换”——我们用孩子12年努力换来的分数,去置换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这次置换的成败,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起点和平台。#高考 #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升学规划 #高三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8
00:00 / 05: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19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