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凌云木11月前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 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 俱作独眠人。 “等我来娶你!”这句承诺终究没熬过时光的坎,被无期的等待蒸干成标本,从此,无论是青灯古佛,还是莺歌燕舞,已经无关风月。此女名叫湘灵,是白居易的初恋友,情窦初开时,白居易就对这位清纯的邻家女孩动了心,女孩也爱慕白居易的帅气和才华,两人私定终身。白居易也不能脱俗,他对邻家妹子承诺:"等我当官了,有钱了,就开着豪车来娶你。”湘灵信了,等了一年又一年,等到白居易的官职越来越高,终究没有等到八抬大轿。难道是白居易渣了,辜负了湘灵的痴情?是,也不全是。白居易父亲早逝,母亲把他辛苦养大。所以,他也是个特别孝顺的妈宝男,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爱情。白母觉得儿子有大好前途,不能为情所累,要以考科举为重。白居易只能安抚女友,让她等自己的好消息。为了早日迎娶天仙一般的湘灵,白居易废寝忘食,刻苦读书,结果读得嘴巴长泡,生出了白发。皇天不负有心人,白居易的诗得到达官贵人的赏识,在科考中也取得了佳绩。功成名就,白居易带着喜讯回家,谁知白母却说:“这点成绩,就开始傲骄了?仕途坎坷,你要多用点心思在工作上。”白居易虽有失望 但仍不懈努力。白天工作,夜里写情诗,相思的泪都结成了冬日的冰,这阵势绝对是感人至深。之后,白居易努力地干事业,结交官场朋友,为皇帝出谋划策,官职一升再升。他以为这次母亲会满意了,又提起他的初恋女友。白母告诉他:“你一个人混官场,没有背景,就只能看别人的背影,要结婚也得找座靠山傍着。”白居易坚决不肯,他要自己活成一座山,给湘灵依靠。于是工作更加卖力,为君分忧,体察民苦。可官场难免有勾心斗角,起起落落,他终究没混成白母想要的样子。白母也曾给白居易相亲,选的都是大家闺秀,既有相貌又有才华,更有背景,但都被白居易拒绝了。那一刻,他才明白,母亲的万般阻拦,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而是嫌弃女友出身卑微。阻隔他们的是门第观念,他越努力,差距越大,离爱情越远。但白居易始终不忘承诺,心中只容得下一人。也许是上天眷顾,又或许是被白居易的这份痴心打动,让白母赏花时落井身亡。白居易痛葬母亲,守孝三年,然后迫不及待地去找女友,谁知人去楼空。白居易多方打听,才知道湘灵一片深情,从十五岁的少女等成了半老徐娘,那颗炽热的心都凉了。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从满心期待,到心如死水,如今湘灵已遁入空门。#每天学习一点点 #古诗词
00:00 / 09: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雪殇3年前
心中思念多年却没办法相见,棉被冰冷简直无法挨身。 怎能忍受得了这一中最长的寒夜,更何况你我都是孤独失眠的人。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郞,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有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灵何许人也,白居易初恋情人是也。这是一位邻家的楚楚可人的小女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玩伴。长大后,因为世俗的偏见而不能相亲相爱,虽然天各一方,但这位女子却是他心中盛开的玫瑰,是他诗情喷涌的源泉,是他心灵冷寂时的最好的慰藉。 这首诗比较直白。诗人还为她写过许多首诗,有的情意朦胧,勾起人们诸多遐想。特别有名的是《花非花》,其风格颇似当今的朦胧诗。故有人讲,白居易是朦胧诗的开山鼻祖、朦胧诗的始作俑者。这当然是戏言。 “艳质无由见,”开头一句便道出了他的思念之情。“艳质”一词指代的是湘灵,最早出自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丽宇芳林对高阁,新粧艳质本倾城,”只此二字便可想象湘灵之美。“无由见”三字将他内心”的痛苦直截了当地展现了出来,让人忍不住想起他的另一首诗,“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寒衾不可亲”这一句通过描写凄冷的环境,来抒发他内心的孤寂。着此一句,不仅冬夜的寒冷可想,诗人孤枕难眠的情态亦复可知。“何堪最长夜,”不仅点明了冬至黑夜最长的特点,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煎熬。“何堪”、“不堪”,都是诗词里很常见的字眼,“往事何堪说”、“万事何堪重回首”、“何堪远别离”。等等,无形中将诗人的情感无限放大。最后一句“俱作独眠人”,与前文的“寒衾”,“最长夜”相呼应,一个寒夜里,孤枕独眼,深陷相思之苦的伤心人便跃然纸上。最值得玩味的是“俱”字,原本诗人和恋人天涯相隔,一个“俱”字便拉近了两人的距离@DOU+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古诗词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4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5: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21古诗词三首 读书笔记《发现母亲》1.7 成功:用孩子抵押来的勋章 (1)人类不仅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甚至在内心深处还敌视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你为所谓的社会事业而放弃对孩子教育,社会不仅不会责怪你,相反却还对这种愚昧与残忍表示出极大的尊敬,甚至将你的形象拔高,把你树为公而忘私的典型而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将你的“事迹”大加赞扬并广为传颂,甚至将它们写进文章中以让更多的人效法! (2)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太多了,一些人看似一心扑在工作上,事实上要么是一些被社会蒙蔽的,要么是一些内心残酷的人,其实他们对孩子不闻不问仅仅是一种年龄上、心理上的假象,而当他们进入下一个年龄心理段时,孩子便兀然成为生命的最重要部分,这时的觉醒已经迟了。 (3)不是儿子错了,而是我。我不知道他全部心灵以何为寄托。我唯一的功劳好像就只是生了他……任何儿时的欢乐都没有带给他。只要儿子在学校里有什么功课不及格,我就把他痛打一顿。儿子特别恨我。你看,现在我站在十字路口:假若最主要的没有了,那勋章、荣誉、同志的尊敬对我来说还有什么用呢?” (4)我这一大把年纪还有什么好学的呢?还不都是为了孩子,看到孩子这样,觉得人生真没有意义。年轻时不觉得,但现在才知道孩子事实上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他不仅关系一个家庭,更多的是关系整个社会,我每天为孩子跑工作,其实更多的是给社会添麻烦。当孩子成才,各个单位争着要时,我做父亲的并不是因为有人求我而高兴,而是我为社会作出了贡献高兴。 (5)人能捐百万钱嫁女,而不肯捐十万钱教子;宁尽一生之力求利,不肯辍半生之功读书;宁竭货财以媚权贵,不肯舍些微以济贫乏。此天下之通感也。 (6)正如《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所唱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年轻时我们不知道孩子的重要,而年老知道孩子重要时,我们却永远地失去了孩子,可是社会什么时候去告诉过人们该怎样做呢?我们的一切不都是盲人瞎马夜半临池吗? (7)司马光曾深有体会地说,人到老年,想得最多的便是子孙的事了,都想为子孙谋些利益,为的是让子孙生活得更好。 #识字阅读 #汉字 #一年级 #语文 #幼儿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