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
00:00 / 1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中国牛3月前
侗族历史源远流长,其先民可追溯至先秦,那时被称作“黔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其地设黔中郡。唐宋时期,“黔”演变为“峒”或“峝” ,“黔首”也成了“溪峒之民”或“峒民”,中央王朝于“峒区”设羁縻政权,委任土官,称“羁縻州峒”。侗族的自称最早于宋代史籍中出现,记为“仡伶”或“仡览” ,当时他们聚居在辰、沅、靖州之地,即如今新晃、芷江等地。 一般认为,侗族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其居住之地属楚国商於(越)地 ;秦时归黔中郡和桂林郡;汉代属武陵郡和郁林郡 ;魏晋南北朝至隋代被叫做“五溪之地”;唐宋时期称作“溪峒” 。在漫长岁月里,此地一直是少数民族活动区域,历经多个朝代变迁,不同少数民族在此活动融合,到唐宋时,僚人分化出包括侗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 隋唐时期,侗族逐步形成为单一民族 ,其上层人物开始归附中央王朝,唐王朝在“峒区”设州郡,建羁縻政权,任命大姓首领为刺史。唐末五代,封建王朝式微,侗族大姓土豪自称“峒主” ,分管区域。北宋时,侗族首领归附,进贡特产,朝廷让他们世袭土官,受汉族影响,侗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元朝沿袭“羁縻”政策统治侗族 。明朝收服侗族地区,对归附土官原官授职,后出现“土流并治”局面,还设置军事机构加强统治 。清初仍“土流并存”,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侗族基本纳入流官统治范围。清代,侗族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手工业、商业也随之进步 。 1949年11月,侗族人民迎来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侗族地区陆续建立自治地方,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侗族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此后,侗族地区在经济、交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飞速发展,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侗族 #侗族文化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非遗文化传承 #传承文化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