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的读音竟然来源于景德镇 #科普一下 #关于地理 #卫星地图 景德镇,古称“昌南”,景德镇的陶瓷技术,源远流长,自唐宋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青瓷和白瓷闻名于世,更在元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皇家御用瓷器的主要产地。景德镇的瓷器,以其瓷质细腻、釉色纯净、造型优雅、装饰丰富而著称,被誉为“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 2015年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把首个“世界瓷器之都”的称号赋予给了福建泉州的德化,而不是景德镇,景德镇在研究瓷器方面有着自己的小倔强,比较讲究古法制瓷,讲究的是精品,慢工出细活,曾烧制出重达500公斤、目前世界上最重的大型瓷器;而德化为了发展,走了商品化路线,很多瓷器都是流水线生产的,所以才有那么高的产量,市场占有率会比较高。 China的读音确实与中国古地名“昌南”有渊源。昌南是江西景德镇在唐代时的称呼,后来这一地名通过贸易和瓷器传播到海外,逐渐演变成China,成为英语中“中国”和“瓷器”的双重含义。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国瓷器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痕迹。昌南(景德镇)作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之一,其名称的国际传播,不仅反映了中国瓷器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也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在历史上的紧密联系。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1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
信不信收藏家的眼力不是什么人都能练就的。@巨量算数,@上热门 #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 #强烈推荐 #上热搜 瓷器残片:发布了多个有关北宋五大名窑的视频后,插播一个古玩行绕不开的话题,瓷器残片。 对于收藏古董艺术品的收藏家来说,古董残器和残片从来都不陌生,哪个收藏家没见过几吨残片?即使是这样这个视频还会让很多收藏家大开眼界。所以,制作一个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古董的残器、残片和它们的主要用途。 视频中残片的主人介绍说:购买这些残片的初心是听人说能制造瓷器的釉水,这样的论述,早就是古董瓷器造假过程中的传说之一。 再有就是把残片重新碾压成粉末状,充当瓷土制造瓷胎,这样的瓷胎,科学仪器的检测结果就是有一定时间的古董。所以,科学检测古董的年代,就是伪命题。当仪器和造假的古董瓷器,都是由人掌控时,仪器检测更新换代的速度,永远跟不上造假者的认知和技术提升的速度和能力。所以,只有建立在实物对比基础上的鉴定,才是古董艺术品鉴定最科学的鉴定方法,没有之一。 再看视频中造假的作坊,也是用古董瓷器的残片对比着制造假古董“瓷器”。当今古玩行有太多的人拿残片去对比瓷器,寻求鉴定结果,这样的对比有多幼稚?看了这个视频就应该了解了一些真实情况,当消费者和造假者用同样的方法选择古董艺术品时,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吃亏上当的永远是购买者,因为造假者本来就是对症下药。这也是大收藏家与普通收藏爱好者、经营者本质上的区别。 在大收藏家眼中,残器、残片都是废品,废品与到代真品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只是为了了解残器参与造假的过程,根本不会用瓷器的标准去衡量真品瓷器。残器、残片的色彩、发色、釉水等,与真品都有本质的区别,否则残器等废品就不会被粉碎在窑址之中了。 拿残器和残片对比完整的古董真品,好比就是“盲人摸象”,对比者永远不会了解真相。一个盲人,怎么可能用“眼”,分辨古董艺术品的真伪?这是常识。 所以,考古也好、遗址也罢,都是起到了误导作用,当今的博物院、馆,已经深受其害、深有体会了。考古和遗址还有一个唯一向好的用途,就是给收藏大家做嫁衣。 看到这里,聪明人又应该了解了一个真相,大收藏家与古董真品一样稀少,因为认知决定了收藏家们的高度。认知的也有三重境界:市井眼光;二是:贵族眼光;最高境界是:帝王眼光。 帝王眼光,不是一般人能练就的。试问?哪个帝王有奴性和奴心?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8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04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