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的风险远超想象,要三思而后行 👩‍⚖️法律不认 “假离婚”,离了就是真离! 从法律角度看,压根不存在 “假离婚” 一说。只要夫妻双方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拿到了法院准予离婚的判决书、调解书,婚姻关系就实打实解除了。不管你们心里怎么想,在法律上,双方就是单身状态了。哪怕你们签了 “假离婚协议”,约定只是为了特定目的暂时离婚,之后一定复婚,这个协议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 💸财产分割:可能是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协议约定难更改:假离婚时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只要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可撤销情形,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比如为了多买一套房假离婚,约定房子都归一方,离婚后要是想重新分割,除非能证明当时签协议时被欺骗或被迫,否则法院一般不会支持。 ✅共同财产变个人财产:离婚后,双方各自取得的财产就成了个人财产。假设假离婚后一方用积蓄投资赚了钱,这钱属于个人,不复婚的话,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而且,如果复婚,离婚期间获得的财产默认是婚前个人财产,除非双方重新约定。 ✅债务风险难预料:要是夫妻为逃避共同债务假离婚,把财产都转移给一方,债权人一旦知晓,有权请求法院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让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债务。同时,假离婚期间一方以个人名义借的债务,若被认定为共同债务,另一方也可能要承担还款责任 。 👨‍👩‍👧‍👦子女抚养:抚养权可能 “一去不复返” 离婚时确定的子女抚养权归属,后续很难随意变更。假离婚后,若一方拒绝复婚,而孩子抚养权又归对方,想重新争取抚养权,得满足法定变更条件,比如对方有严重疾病、虐待子女等情况,并且要通过法定程序。另外,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虽然有探视权,但如果双方关系闹僵,行使探视权可能会遭遇阻碍 。 💑感情风险:弄假成真,一拍两散 “假离婚” 对夫妻感情是巨大考验。假离婚后,双方在法律上是自由身,一方要是拒绝复婚,另一方毫无办法,法院也不能强制复婚。而且,假离婚期间,双方没有夫妻间的忠实义务约束,一方与他人交往甚至再婚,都是合法的。现实中,不少假离婚夫妻最终彻底分道扬镳,不仅没达成目的,还失去了原本的家庭 。 🔥婚姻大事,千万慎重。别轻易尝试 “假离婚”,要是真有相关需求,建议先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清楚法律后果,再做决定!要是对 “假离婚” 还有疑问,评论区留言,看到就回~ #假离婚 #法律知识 #婚姻风险 #财产
00:00 / 07: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5月10日起,结婚离婚不需要户口本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 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二是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深化婚姻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的便利性; 三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便利化建设。 明确!“领证”不用户口本了 《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不得收取费用。根据《条例》内容,办理结婚、离婚登记都无需再出示户口本。 申请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书面材料: (一)本人的居民身份证; (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一)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二)非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 (三)一方或者双方已有配偶的; (四)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条例》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离婚登记。 申请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和本人的结婚证。 #结婚证#离婚证#婚姻登记条例 #结婚离婚不需要户口本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