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1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五岳 #南岳衡山 #五岳十镇 五岳的形成源于上古先民的山川崇拜,据传从昆仑神山下来的仙人根据中华龙脉之布局分封了五岳。五岳发展于历代帝王的祭祀与册封,核心是将天下名山大川纳入皇家祭祀范畴,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皇权对疆域的掌控。汉武帝刘彻五次封禅泰山,并正式确定了五岳,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隋文帝确定)、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对应五个方位。 南岳衡山是五岳中最南端的山脉,以“五岳独秀”闻名。其72峰绵延八百里,首峰回雁峰,最高峰祝融峰,山脚的南岳大庙融儒释道三家,在全国少见。 十镇是对五岳的补充,起初是分布在全国的十座名山,后定型为五镇大山五镇大川。五镇大山:东镇沂山(山东)、西镇吴山(陕西)、南镇会稽山(浙江)、北镇医巫闾山(辽宁)、中镇霍山(山西)。五镇大川: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古代与黄河齐名,现已被黄河袭夺,济南因济水之南而得名)、钱塘江。 五岳十镇的体系,本质是古代帝王将自然山川神化,通过祭祀活动强化皇权合法性和国家统一。定期亲临或派遣官员或开展封禅,祭祀等活动,或大兴土木敕建寺庙。这也促进了山川文化、宗教文化的融合发展。名山大川亦成为文人墨客,学者居士“游学归隐”风水宝地,留下大量诗词碑刻文化作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山川崇拜”的核心载体。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