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5
00:00 / 1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97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80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68
00:00 / 08: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26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0
谢了了5天前
东亚的孩子,常常像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最近朋友们深入交流,一次次的内在探索让我发现,大家的成长轨迹竟如此相似。更令人心疼的是,太多人至今仍深陷其中,苦苦挣扎,我们背负着成年人的躯壳,内心却住着一个从未长大的孩子。 在这样压抑而标准化的成长环境中,身边的许多人确实呈现出相似的困境:男生习惯性地听从原生家庭的安排,女生则容易在感情中迷失自我。追溯根源,往往是因为童年时期缺少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养育者。这份早期的情感匮乏,让我们在成年后面对健康关系时,要么过度依赖熟悉的关系模式,要么执着地追寻童年缺失的无条件爱意。 于是我们活得紧张而拧巴,学不会如何爱自己,总是习惯性地自我批判。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害怕开始,又在开始后陷入自我怀疑和内耗的怪圈。我们迫切地渴望证明自己,却在追逐成功的路上摔得遍体鳞伤。 更让人心疼的是,哪怕只是对自己好一点点,内心都会涌起莫名的负罪感。我们在关系中忍不住讨好,拼命想要维系每一段感情。我们无法平等地与领导、权威者交流,无法在亲密关系中全然放松,难以与他人和外界建立真诚的连接。 最终,我们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嘴上说着“不需要”,内心却在极度的渴望中撕扯、纠结。 #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日常思考 #独立生活的能力 #原生家庭 #幸福
00:00 / 0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