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1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8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8
2025年11月1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今天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消息称,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状态良好,着陆场及各参试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做好迎接他们回家的各项准备。根据计划安排,后续将择机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4月24日发射,至今已在轨运行超过200天。此前在11月5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按照最新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升空。11月1日4时58分,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天宫”,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第7次“太空会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1月11日曾介绍,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推迟后,工程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措施,组织对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全面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及安全性评估,研究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实施计划,各系统严格按流程开展各项测试和联调联试,组织关键产品状态判读和质量确认,着陆场正在开展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综合演练。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稳步推进。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状态正常,具备支持两个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能力。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工作生活正常,正与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共同开展在轨科学实(试)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 我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神舟飞船滚动备份已实现“一年两艘”常态化发射。自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开始,我国开创了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即携带两艘飞船进场,由一艘飞船作为发射飞船的备份,作为遇到突发情况时航天员的生命救援之舟。根据系统神舟队伍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实现太空救援的能力。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三梦姐3天前
苍穹归航!神舟二十一号携神二十乘组平安着陆东风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4日16时40分,大漠戈壁之上,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现场确认: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身体状态良好,圆满完成203天在轨任务凯旋归来! 这场平安归途始于当日11时14分,神舟二十一号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开启回家之旅。14时49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与返回舱顺利分离,制动发动机精准点火,返回舱穿越近5分钟的"黑障区",在7900米/秒的高速与1350℃的高温考验中稳步归途,最终以"十环精度"完成着陆,搜救分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 此次返回堪称航天应急保障的典范。因神舟二十号返回舱遭空间碎片撞击,舷窗出现细微裂纹,我国果断调整方案,由后续发射的神舟二十一号承接返回任务,仅用9天便完成应急部署,获全球网友盛赞"航天教科书级操作"。在轨期间,乘组完成4次出舱、7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创下3100摄氏度空间材料加热纪录,收获肿瘤治疗潜在靶点等多项科研成果,更实现第7次"太空会师"。 当三位航天员微笑走出返回舱,陈冬那句"中国航天经受住了考验",道出了亿万国人的自豪。从精准测控到应急应变,从科研突破到人才接力,这场归航不仅是一次任务的圆满,更是中国航天系统能力与战略定力的极致彰显。星辰大海路,步履不停歇,致敬每一位航天人,期待中国航天续写更璀璨的篇章!#中国航天 #航天精神 #民族自豪 #大国重器 #载人航天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6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1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82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8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