烔萱1年前
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小学语文 《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震撼人心、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精神价值和艺术影响力,以下是对其多方面的解析: 1. 历史背景: - 日军大扫荡:1941 年 8 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 7 万余人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八路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 战略要地狼牙山:狼牙山位于河北省易县的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奇峰林立,巍峨险峻,状似狼牙。它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东大门,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成为了日军攻击的重点目标。我军数千官兵和数万群众曾在狼牙山地区藏身躲避日军的“扫荡”。 2. 战斗经过: - 掩护任务:1941 年 9 月 25 日,日伪军 3500 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 1 军分区第 1 团第 7 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 6 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及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等 5 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 英勇阻击:5 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狼牙山的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 90 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 弹尽跳崖:在山顶,五壮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3. 主要人物: - 马宝玉:1920 年 10 月出生,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陈家洼乡下元皂村人。1937 年 10 月参加八路军,1939 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 年 9 月 25 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弹尽粮绝后跳崖,壮烈牺牲,时年 21 岁。他作战勇猛,是六班的班长,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 葛振林:1917 年 8 月出生,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20 岁时加入自卫队,后参加八路军,1940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狼牙山战斗中,与宋学义一起幸免于难。伤愈后,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参加了诸多战斗和工作,2005 年 3 月 21 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去世。
00:00 / 05: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15: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