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为什么你学了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进步?比如你遇到问题还是摸不着头脑、找不到方法,或者你的行动力还是很匮乏,又或者你就是不能把脑袋里面很模糊的东西,给它梳理清楚。 其实,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及时记录读书反思。 你学了那么多东西,不是点赞收藏,然后就结束了,你得真的把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反思,及时写下来才能真的学以致用。 比如我那天看到一句话,大概是说——用户需要的不是你的表达有多么深刻或者多么有文采,而是一种获得感,一种爽感。 我告诉你,我一看到这句话,就立马结合我每天的口播去反思,然后我就写下了一句话——每条视频都要聚焦一个和用户高度相关的具体小问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把它讲清楚。 我记了多少东西啊,光是摘抄本的金句就超过600条了。这还只是我平时抄写的功夫。 我的手机备忘里面有更多东西,我的某个读书软件里面有1万条笔记,就是大量积累。然后时不时拿出来翻一翻,问自己今天做得怎么样。 我甚至会玩一个小游戏,就是每天抽一个数字,把那条我抄的金句或者反思发朋友圈。 所以,不是你没有想法,是你没有及时抓住那些想法。也不是你不懂,是你经常忘,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大多数人,尽管可能经历过很多段感情,却始终重复同一种情感模式 这是“强迫性重复 你会发现,自己在不同的感情里,都会自觉地把感情推动到某种发展过程中,最终两个人分开 举个例子,比如,你是一个在感情里经常自我牺牲的人,会和伴对方强调自己的付出,而如果付出后没有得到你预期的反馈,你会感受到很委屈,觉得被伴侣忽视了。 可能你遇到了一个从小被父母照顾着长大的伴侣,他会感受到被你吸引,从你身上感知到被延续照顾的可能性 你们在一起后,经常是你在付出,但你的内心格外期待他能够给你反馈,让你感受到被爱,可他往往只享受你对他的好,抗拒为你付出 逐渐地,另一半越来越自私,只强调他的需求,完全忽视你想要什么,你感受到他的自私,从他身上感受不到被爱的可能性,就会选择分手或离婚。 下一段感情你换了一个人,他或许和你的前任完全不一样,甚至有相反的特质——他有照顾你的意愿,相处时会照顾你的需求,你从他身上感受到了被照顾,觉得自己被重视了,经历了上一段糟糕的感情,你认为自己终于遇到了对的人。 可在相处的过程中,你很难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的付出,因为你的行为模式是:用自己付出换回伴侣对你的爱。 所以,你依然会主动去承担很多的家庭责任,从付出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只有你付出你才会敢于享受被爱。而同时,你又会向伴侣强调自己的付出,期待他能够看见你做的事,给你充足的爱。 你会用自己的付出去置换伴侣对你的好,会强调自己的付出应该被伴侣看见。 于是,你再次把感情拉入到同一个轨道中。 另一半感受到你经常用自己的付出绑架他,向他提要求,一旦他没有满足你的期待,你就会指责、抱怨、攻击。 逐渐地,他就失去了对你好的动力。而当你看到他的冷漠,你会继续为家庭付出更多,去论证“自己为家庭付出很多,可他却没有付出,所以他是一个坏人 这种指责,就会让另一半更加疏离,他不会肯定你的付出,也抗拒再参与家庭中的事,你就再一次重复了上一段感情的过程和结果 你会发现,这个伴侣依然很“自私 伴侣换了,可过程和结果却都没有改变 原因是:你的行为模式,以及你对感情的认知,并没有任何的提升。它是一个内在的问题,无法通过外在换伴侣去解决。 你一直在循环,在重复,却也一直兜兜转转,没有得到幸福 这也是为什么说,“不会游泳的人,换泳池没有用;不会经营婚姻的人,换伴侣没有用#情感#婚外#女性认知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2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