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4: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读红楼,有多少红楼迷深陷在“贾母最疼林黛玉”的误区里?曾几何时,我也认为在“大观园”里,作为林黛玉在世上唯一的一个亲人,她的外祖母是最疼她的人。其实,我们都错了,大错而特错了。贾母作为大观园里最高级别的领导,她最在乎的是她的家族利益与荣辱兴衰。别看她初见外孙女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心肝肉”的叫着,其实这都是骨子里那点亲情的维系,也是做给别人看的。细细的想一想,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是多么的明艳俏皮,处处显示着大家闰秀的温婉与才华横溢。哦,就在你功名显赫的大观园住了几年,就香消玉殒了。其实,作为大观园里最高的领导阶层,有洞察一切的睿智与行动果决的手腕的,她何尝不知道林黛玉的心病?但她却选择了漠视,任由“金玉良缘”碾压“木石前盟”,贾母又何尝不知道薛姨妈带着她的女儿薛宝钗赖在贾府的目的?人家是奔着入宫备选,且把贾宝玉当备胎的目的来的。当然,作为皇商的薛家,其财富不可小觑,当时的贾府已是外表风光无限,内里却是千疮百孔,捉襟见肘了。这样看来与薛家联姻也是明智之举。在封建的大家里,家簇的利益高过一切,对待亲情始终是凉薄的。所以,高颚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也完全秉承了曹公的意思。所以,林黛玉在临死时对贾母说的那句话:“老太太,你白疼我了……”,是充满了对贾母的怨艾与失望……#怀旧经典影视 #那些年追过的剧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2
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红楼梦》第七回(5)林黛玉怼周瑞家的,对还是错?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一段,林黛玉的那句:“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堪称红楼名言,黛粉各种花式模仿。当然,这句话,也引来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林黛玉刻薄小性儿的证据,一个大家闺秀怎么跟一个下人过不去呢?周汝昌、杨绛、白先勇、王蒙都是这一派。还有一派认为,这正是真性情、不伪装,对心性乖滑的人就是不能客气,比如刘晓蕾、闫红、欧丽娟等。 《红楼梦》读起来有趣的关键就是越细看越能发现作者的狡猾。 这段文字有精彩处不能错过。 周瑞家的表明送花意图之后,黛玉并没有直接让人接过来,而是先问了一句“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剧情到此,属于正常进展。这句话是该问的,收人礼物要有相应的回礼,单独的礼物自然比大家共享的礼物心意更为珍重,林黛玉要知道如何回礼才妥帖。问题出在后面。周瑞家的回答:“各位都有了。这两只是姑娘的了。”听了这话之后,林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小小年纪的林黛玉竟然能如此怼人吸引去了,忽略了周瑞家的的话。因为我要演播《红楼梦》,要透过文字揣摩每个人物的性格,每句话的语气,每个动作的心理动因。周瑞家的所说的这句话,有两个关键字“了”,“各位都有了。这两只是姑娘的了。”试想,如果周瑞家的回答“各位都有,这两只是姑娘的。”和这句有没有区别?自然是有的。前者分明就是在强调这是剩下的。周瑞家的按道理应该按照薛姨妈安排的顺序,先是贾家三个姑娘,然后是林黛玉,最后是王熙凤,这是符合礼数的,按规矩姑娘的地位更高,王熙凤是媳妇,林黛玉又是客,自然不该最后送。退一万步,即便不按规矩,图方便顺路,也要说的和软些。周瑞家的可以有很多种回答的方案,她偏偏这样说,分明就是相当于在说“嗟,来食。”此时如果林黛玉不针锋相对假以颜色,迎春的结局就是她的未来。这根本不是耍小性,这是金刚手段。林黛玉只跟贾宝玉耍小性,不涉及贾宝玉的时候,黛玉清醒得很。后面周瑞家的反应是“一声儿不言语”。 这种反应在现行版本中看上去没有大错,仿佛不知该如何回答。但是在甲戌本中,林黛玉的话还多了一句“替我道谢吧”,没有这句话,黛玉是失礼的,有了这句话,周瑞家的还一声不言语就真的是恶奴欺主了,就是没把黛玉放在眼里。 林黛玉被冤枉300多年了,今天为她正名。#文化 #红楼梦 #朗诵 #林黛玉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