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9: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1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实验室常用的换液方法主要有三种:超滤管、透析和脱盐柱。 1、超滤管 通过先浓缩蛋白,再用目标缓冲液稀释,然后再次浓缩来实现液体置换。 优点:操作方便(所需置换缓冲液较少),比透析时间短 不足:样本量大的蛋白耗时较长,浓缩过程可能导致部分蛋白损失 适用范围:样本量较少的情况;蛋白原液中需要去除的组分浓度较低(如20 mM咪唑) 2、透析 将蛋白装入透析袋,置于缓冲液中过夜透析 优点:人工操作时间短(只需转移蛋白至透析袋即可);置换过程温和 不足:需要大量缓冲液(通常透析液体积需≥100倍样本体积);耗时长,不适合易降解蛋白;开放环境,不适合内毒素要求高的蛋白 适用范围:对内毒素要求不高的蛋白;中等体积样本 3、脱盐柱 利用分子筛原理分离大分子蛋白与小分子盐分 优点:速度快、效率高(脱盐柱流速最高可达25 mL/min);封闭系统,适合内毒素要求高的蛋白 不足:需依赖蛋白纯化仪,前期需处理管路;反应过程迅速,对于一些不稳定蛋白(主要指状态不稳定,会沉淀,堵柱子)需确保缓冲液合适;不适合低浓度蛋白(依赖紫外吸收峰收集,浓度过低时信号弱,难以回收) 适用范围:易降解、需快速换液的蛋白;需立即进行下一步处理的蛋白(如脱盐后过离子柱);对内毒素要求高的蛋白(封闭系统减少污染风险)。 #蛋白纯化 #超滤管 #透析 #脱盐柱 #内毒素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