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5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3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0
齐云山搜救复盘:以敬畏之心,守野外之安 当齐云山失踪人员小朱的遇难消息最终确认时,尽管早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心头还是被沉重的悲伤牢牢攫住。作为参与此次搜救的一员,我踏着他曾慌乱奔走的轨迹前行,甚至在离他遇难点仅100多米的地方驻足过,那些密林、深坎与昏暗天色,瞬间将我拉回大王仙岭那次惊心动魄的被困经历,也让我对这场悲剧背后的警示与教训,有了更为刻骨的认知。 那是一次与好友相约的大王仙岭徒步,8人同行登顶后,临时决定背离常规路线,跟着“两步路”APP上的一条轨迹从另一侧下山。起初的兴奋很快被现实击碎,轨迹所经之处尽是密集的毛竹与荆棘,行进速度远超预期的缓慢,眼看无法按预定时间抵达山脚,我们仓促决定放弃轨迹,按大致方位直线强穿下山。我主动请缨前出探路,却在前方遭遇了6-7米高的悬崖,进退两难间,时间已逼近下午6点,天色渐暗,手机仅剩2%的电量,而我偏偏忘了携带充电宝。更糟糕的是,对讲机呼叫队友时,才发现他们因误碰音量键根本听不到我的呼喊。孤立无援的恐惧瞬间袭来,那是一种被大山吞噬的窒息感,与我在齐云山搜救时,脑补小朱遇难前的心境如出一辙——从最初偏离路线时的盲目自信,到越走越偏后的心神不宁,再到确认迷路后的慌乱无措,天黑后的恐惧会像潮水般将人淹没,最终在慌乱穿行中失足遇险。 万幸的是,我在恐惧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第一时间用仅剩的电量定位坐标,发给好友并嘱托:若晚上9点未联系他,立即报警救援。随后原地大声呼喊,终于在队友按大致方位搜寻时被发现,借队友的充电宝续上电后,我们重新返回既定轨迹,小心翼翼拨开荆棘,直到深夜10点才艰难抵达山脚。而小朱却没能拥有这样的幸运,他在同样的慌乱与绝望中,永远留在了齐云山的密林里。 此次齐云山搜救与大王仙岭被困经历,让我深刻明白: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是脆弱的存在,脱离现代科技辅助后,所谓的“征服欲”只会沦为致命的隐患。复盘两次经历,有几点经验教训必须郑重警示每一位野外出行者: 其一,绝不轻易偏离成熟路线与既定规划。大王仙岭的危机源于临时变更下山轨迹,齐云山的悲剧始于偏离正确路线后的盲目强穿,野外环境瞬息万变,陌生轨迹背后可能暗藏悬崖、沼泽等致命风险,切勿因“想走捷径”“寻求刺激”而抱有侥幸。 其二,必备装备缺一不可,且需提前检查状态。手机充电宝、对讲机、头灯、急救包等是野外出行的“生命线”,我因遗忘充电宝险些陷入绝境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00:00 / 1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