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水3天前
高中三年,我一直向往着大学的生活,认为到了大学就会无忧无愁,可是高中才是最值得怀念的日子,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最怀念周一清晨的教室,要开始早读,有人在奋笔疾书的补作业,有人在快马加鞭的背诵着政治历史语文英语生物,有人在小鸡啄米,当然我也很想念课间的喧闹。男生们扎堆讨论昨晚的游戏,或是冲到走廊尽头接水;女生们分享零食、吐槽难题,蛐蛐坏人。没有人会觉得时间漫长,只嫌课间太短,不够说完一句话,不够问完一道题。偶尔老师拖堂,全班都会在心里默默倒数,下课铃一响,瞬间的欢呼能掀翻屋顶,那是最纯粹的快乐。想念晚自习的灯火。整个教学楼亮如白昼,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翻书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偶尔有人轻声问问题,声音压得很低,生怕打扰到别人,还有传不完的小纸条。累了就抬头看看黑板上的作业发呆,还有我们体育训练,跑不完的速耐,扔不完的铅球,跳不完的三级跳,那些为了梦想拼尽全力的夜晚,如今想来全是感动。 如今在大学的校园里,再也没有那样一群人,陪你从清晨到深夜,一起偷偷内卷,偷偷约好周六晚上自习,周日去图书馆,再也没有那样一群人,可以每天陪你从早疯到晚了。 高中时光就像一杯浓茶,初尝时觉得苦涩,回味时却满是醇香。它教会我们坚持,也让我们懂得珍惜,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早已刻进心底,成为无论走多远,都想回头望的温暖时光。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这种久违的熟悉感,总能引起心酸的怀念! 曾经的我坐在教室幻想我的大学生活,可真正来到了大学,又在怀念高三的自己,所以好像我的2025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在憧憬,一半在怀念。但回忆只能怀念,永远不能重演 我想我没有具体描述那天的能力,也还没有真正学会同我的高三好好挥手。 在大学的某些时刻,总是让我不自觉地想起高中。停下来开始发呆,拾起一段段珍贵的回忆。心里突然就好怀念那段纯粹得让人心动的时光~ 十八岁,好像从来不只是高考,而是这高三的每一天 是这个秋冬春夏哭着笑着向前跑的每一刻 那时候的我们,每天就是教室、家两点一线。和同学,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比在家都要长。吃完午饭和朋友在楼道里溜达,顺便聊一聊八卦。午休大家也会抓紧这个时间去奋笔疾书,或者去老师办公室问题。每个老师周围都堆满了人。老师发着一篇篇数不完的空白卷子,大家会相视苦笑。上课的时候也总会出现一些大家都懂的梗,哄堂大笑,好像我的高三也没那么枯燥。那时的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 但到了大学的我开始怀念,怀念那段可以肆意大笑、痛快哭泣的日子,怀念那份简单而真挚的情感。 虽然失去了高中的那份纯粹,却也赋予了我新的视角与感悟。在这里,我学会了独立面对生活的风雨,学会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我。 好像回忆会过滤掉许多痛苦 而当下过于真实又琐碎 我无法忽略每一段时光 好像我总是在一段青春 反复回望我的另一段青春✨ #回忆#高中
00:00 / 07: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最珍视的课堂时刻,往往藏在那些不完美的细节里。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一周的打卡视频。一位男孩把字母“J”读成了带着“港风”的“G”,教室里响起了轻松的笑声。我笑着问:“这是我们的港式英语吗?”在愉快的氛围里,我为他纠正了发音,他很快就读对了。 在接下来的环节,当他又一次不小心读错时,没等我开口,他自己立刻意识到了,并马上修正了过来。这个瞬间,比任何一次完美的背诵都让我欣慰。我立刻对全班说:“大家看到了吗?能自己发现并立刻改正错误,这是比不犯错更了不起的能力!” 在对他的整个作业点评结束前,我用了句玩笑作为收尾:“靓仔,我虽然不会港式英语,但咱们可以互相‘忽悠’一下,假装都会!”他腼腆地笑了,课堂在温暖的氛围中继续。 这短短的几分钟,像极了教育最本真的样子。 我始终相信,教育的智慧,不在于打造一个不出错的课堂,而在于经营一个“出错”后依然能被接纳、甚至能转化为成长契机的环境。 当一个无心的错误能成为一个轻松的玩笑,当一次及时的自我修正能被赋予比满分更高的赞誉,孩子们学到的就远不止是知识。他们学到的是面对缺憾的从容,是相信自己可以更好的底气,以及一种根植于内心的、能够伴随一生的自我修正能力。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守护者:让孩子相信,你犯的错,会被温柔接纳;你改正的瞬间,比星星还亮。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62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