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错误的高质量陪伴,孩子越陪越粘人 很多妈妈以为二十四小时陪着就是“高质量陪伴” 结果自己累垮了,孩子反而更没安 全感、更粘人 其实可能是你的陪伴方式错啦!🚫 1️⃣ 丧失自我的陪伴:吃力不讨好 当你事无巨细都替孩子包办 ta反而会变得不自信、不敢尝试 “我不会”“你帮我”成了口头禅 而妈妈情绪消耗极大,容易崩溃 这样的陪伴看似伟大,其实是自我感动 对孩子对自己都是负担! 2️⃣ 主导型陪伴:越陪越依赖 陪玩时总指挥孩子“应该这样玩” 孩子就会停止思考,等你给答案 一旦你不在,ta就觉得“无聊”“不会玩” 慢慢失去了独自探索的勇气和能力 记住:你插手越多,孩子越依赖! 3️⃣ 过度夸奖:打断专注力 孩子正专心玩,你一句“好棒”反而是打扰! 不仅中断了ta的思考,还让ta养成“求表扬癖” 真正的鼓励,是在结束后肯定过程 而不是每一步都夸(真的没必要️)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高质量陪伴? ✅ 同一个空间,各做各的事 你看书/做家务,ta玩玩具 互不打扰但彼此感受得到存在 孩子看到你专注的样子,也会学着沉浸其中 (注意:不能是你玩手机哦!) ✅ 学会观察,而不是急着指导 安静看ta怎么玩、怎么思考 你才能发现ta真正的需求和困难 除非孩子邀请,否则别插手 尊重孩子的节奏,就是蕞好的陪伴 高质量陪伴的真谛: 是理解、尊重和包容 而不是自我牺牲和全程指挥️ #亲子互动 #育儿分享#亲子陪伴#育儿经验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孩子越黏人=越没安全感?90%的家长都误解的3个高能信号——好多妈妈都焦虑地问过我:‘老师,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在家还是粘着我,恨不得挂我身上,是不是安全感不够?’ 今天我帮大家卸下心理包袱! 1️⃣先破误区!粘人 ≠ 缺爱! 对照一下你家宝贝有没有以下表现: ✅ 一边粘着你一边偷瞄新玩具; ✅ 你离开时,哭两声就又玩去了; ✅ 晚上睡觉可以独立入睡; 划重点:我刚才说的这些反而是安全感MAX的表现!真正要警惕的是:孩子24小时面无表情粘着你,对任何游戏都没兴趣! 下面揭秘3个经常被误读的‘高能信号’: 1. 发现什么都第一时间喊妈妈‘妈妈你看!’—— 其实是分享型依赖。孩子频繁叫你围观是渴望分享成就感!我们班孩子搭好城堡,会穿越整个教室找老师展示成果——这是我们和孩子情感联结的高级阶段! 2. 卫生间门口的‘小门神’——这是空间安全感测试。为啥非要在妈妈上卫生间的时候扒门?他在验证‘即使看不见,妈妈也在’!不要强行驱赶孩子,可以尝试门里门外跟孩子玩互动游戏:‘猜猜妈妈现在洗手还是擦香香?’或者让孩子门缝里给你递张纸都能建立信任! 3. 突然不要爸爸抱——这是情感敏感期到了! 3-5岁孩子会突然‘专宠’妈妈,这是情感分类能力升级的表现!就像学会把积木按颜色分类一样,他在练习‘最爱排序’。但是爸爸的排名也不是不能靠前,多给孩子举高高多陪孩子玩儿,很快就能重回‘宠爱榜’! 下面是我给妈妈的‘脱身秘籍’(超实用!): ✨ 出门前玩‘能量充电’游戏: ‘宝贝快来贴贴!妈妈给你充一些能量!充好后假装拔充电线~叮!妈妈给了你好多能量,现在你的能量达到100%,可以自己去玩半小时啦!’ ✨ 建立‘看得见的承诺’: 展示沙漏/计时器,跟孩子说‘沙子流完前妈妈一定回来!’这比你说‘很快回来’更让孩子安心,因为孩子不知道很快是多久。 ✨ 把依恋变‘岗前培训’: ‘妈妈需要小帮手看守娃娃家!这个任务只有你能完成!’,递玩具对讲机给孩子,妈妈现在在厨房忙一会儿,有事才能呼叫妈妈哦! 那个挂在你身上的小树袋熊,正在用最笨拙的方式说:妈妈是我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请珍惜这些时光——等到有一天,他头也不回冲向远方时,你会想念这份甜蜜的负担#孩子太粘人#粘人宝宝#育儿妙招#父母必读#亲子教育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
#《道德经》解读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父母和儿女的缘分,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 > > 孩子小时黏着你,走哪跟哪;长大后背向你,越走越远。 > 他的世界变宽,你的世界变小。最后只剩门前那条路,看他的背影一次次消失。 > > 别盼孩子永远绕着你转。你养他小,他未必能养你老——不是不孝,是生活不易。你舍不得松手,他嫌管太多;你事事关心,他嫌太唠叨。 > > 人老了才懂:父母子女这一生,就是看他的背影走远。操心半辈子,不如学会放手。 > > 他找方向、安家、过日子,你急他不听。可摔的跤、吃的亏,才是他的人生。儿孙自有儿孙福。你铺的路他不想走,你避的坑他偏要跳。父母再能,替不了孩子成长。 > > 过了五十岁,别用“为你好”绑着他。爱是真的,他的自由也是真的。 > **不管,就是最好的帮**。他需要时搭把手,不需要时退远点。父母的大智慧,是懂什么时候停下。 > > 目送是常态,孤独是归宿。从前嫌他吵,现在盼他回;从前嫌他挑,现在想做饭都难。 > 他像长大的鸟,暖窝留不住想飞的心。你盼他回家,他忙得没音讯——不是不想你,是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 > 把他养大,送他远行,然后过好自己。别抱怨,别强求。 > **父母的爱,是学会放手;儿女的孝,是彼此心安**。 > 当父母就是学目送——从抱在怀里到送到路口,直到有天不再需要送。 > > 孩子从来不属于你。他只是借你来这世界,借你看风景,然后去闯自己的天地。 > 父母儿女一场,互相理解不怨,就是最深的圆满#国学传统文化 #国学文化经典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