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善良误区:4种容易激发别人恶意的行为! 第一种,嘴太松,把伤疤亮给别人当靶子!
很多人有个误区,觉得和人快速交心、分享自己的秘密和脆弱,能迅速拉近关系。主动把自己的脆弱暴露出来,有可能对方反手就给你一下。这个叫【破窗效应】。 意思是比如你是一扇完整的窗户,没人会去砸。但只要你主动展示你的脆弱和不堪,就等于在暗示别人“这里可以欺负”。别人会觉得:“你连这种事儿都敢说,说明你没人保护,那他对你差一点也没关系。” 第二种,心太善,对“理解不了善良”的人掏心掏肺!
如果你是个善良的人,你必须明白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跟你用同一套操作系统。如果你对这种人发起友善,你知道吗这在他眼里根本不是美德,他只会自动把你识别成“低他一等”的人,然后变本加厉地欺负你。这就是【相似性假设】。 人们总下意识地觉得,别人的脑子跟自己长得一样。当你对一个“让他害怕才会礼貌”的人友善甚至抬举时,他会把你的礼貌看成是“懦弱”;你主动帮忙,他觉得是“巴结”。 第三种,手太勤,用付出“绑架”人际关系!主动帮同事做PPT,天天给闺蜜带早餐,男朋友一句话你跑前跑后。结果呢?别人非但不感激,反而觉得理所当然,你一次没做好,他比谁都生气。这背后是【认知失调理论】在作祟。 你无底线的好,时间长了会让对方心理有一种错觉。为了不让自己心理有负担或者产生亏欠感,他会给自己找个合理的理由——“不是你人好,而是他觉得自己值得,而你是他的下位者”。 第四种,脑太快,暴露高认知,还免费给建议!
我以前可喜欢给人提建议指方向,觉得自己简直是救世主。现在回头看,真想抽自己俩大嘴巴,太年轻!给建议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种隐形的否定,你在告诉对方“你不行,你错了,得听我的”。【心理逆反理论】就是在说: 人天生厌恶被控制,当感觉自主权被侵犯时,第一反应就是反抗!别人没请教你,你上去一顿输出,不怼你怼谁?我后来才彻悟:人际交往的目的,大多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为了筛选同频、寻求共鸣。 #社交心理学 #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 #人情世故 #女生必看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
00:00 / 07: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4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