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9: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1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6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6: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6: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
00:00 / 1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溃败与转型:晚清最后十七年的历史镜鉴 甲午战争的炮声击碎“天朝上国”的迷梦,辛亥革命的枪声终结两千年帝制。雷颐所著《从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时刻》,以通俗笔触串联起晚清关键十七年,在政权更迭的宏大叙事下,深挖制度沉疴与转型困境,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兼具史料厚度与现实启示的历史佳作。 作为近代史学者的经典力作,作者跳出“王朝覆灭”的表层叙事,聚焦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的历史纵线,将洋务运动的局限、戊戌变法的夭折、清末新政的悖论串联成线。书中没有简单归咎于个人得失,而是直指制度根源——“大清之败,乃败于全民腐败,而非一人之过”,这句话道破了封建体制的系统性溃败。从慈禧的权术算计到李鸿章的艰难周旋,从维新派的理想热忱到袁世凯的政治投机,人物群像背后是新旧势力的激烈博弈,更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剧烈碰撞。 通俗而不浅化的叙事让厚重历史变得可感可思,作者将“夷务”到“西学”的名称之变,解读为中国被动接纳普世性知识的曲折历程,用细腻笔触拆解专业概念;同时兼顾不同阶层的生存图景,既写庙堂之上的政治博弈,也记市井之中的民生疾苦,让历史既有宏大框架,又有温度细节。2025年增补版新增的甲午陆战溃败根源、威廉二世远东野心等内容,更拓展了历史观察的全球维度,使剖析愈发透彻。 作者通过梳理清末改革的悖论——新政本欲挽救王朝,却因触动既得利益、未能回应民众诉求而加速崩溃,揭示了现代化转型的复杂与艰难。那些关于党禁之祸“戕贼人材、消沮士气”的警示,关于朝廷“奉天死人比山东活人重要”的荒诞逻辑,不仅是对晚清的深刻批判,更对当下具有重要启示。 这部著作既是梳理晚清历史的通俗读本,也是解析制度变革的思想文本。它让读者明白,清王朝的覆灭并非偶然,而是传统体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在屈辱与挣扎中艰难前行。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王朝的落幕,更是一个民族在阵痛中寻找出路的执着。对于渴望理解近代中国命运的读者而言,这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历史镜鉴。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