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的戈壁滩一望无际,寸土不生。黄沙漫天,风过处,卷起千层浪,又复归于沉寂。这地方,人迹罕至,只有几株枯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随时要被连根拔起,抛向那无垠的远方。 我站在“大地之子”雕塑前,望着那巨大的婴孩蜷伏于沙土之中,竟有些恍惚。这婴孩以石为肤,以沙为被,双目紧闭,似睡非睡,仿佛在做一个悠长的梦。雕塑家将这婴孩置于荒漠之中,不知是何用意,然而观者自能从中咀嚼出几分滋味来。 婴孩的面容安详,却又带着几分倔强。他的脊背微微隆起,仿佛在抵御风沙的侵袭,又像是在积蓄力量,准备随时站起身来。我想,这大约便是“大地之子”的寓意所在了——生于斯,长于斯,即使环境恶劣,也要顽强地生存下去。 风沙无情,岁月亦无情。这雕塑立于荒漠之中,日日受风沙侵蚀,表面已然有了磨损的痕迹。然而奇怪的是,这种磨损非但没有减损它的美感,反而增添了几分沧桑,几分真实。婴孩仿佛真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千百年,与沙漠融为一体。 我绕到雕塑的另一侧,发现婴孩的手紧紧抓着身下的沙土,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虽然是石雕,却给人以柔软的错觉。这一抓,抓的是生命之根,抓的是生存之基。在这片看似毫无生机的土地上,生命以最原始、最顽强的方式存在着。 远处,几个小黑点在移动,那是前来观瞻的游人。他们在这巨大的雕塑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如同沙漠中的一粒沙。然而正是这些渺小的人类,创造了如此震撼的艺术,赋予了无生命的石头以深刻的内涵。 离开时,我回头望去。“大地之子”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红色的光芒,宛如沙漠中孕育的一颗巨大心脏,正在微弱而坚定地跳动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生命自会找到出路,哪怕是在最荒芜的戈壁滩上。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