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论语》阳货第十七(23)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这段对话是孔子与弟子子路关于“勇”与“义”关系的经典论述。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回答“君子以义为最高准则”,并进一步阐明:若君子有勇无义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则会沦为盗贼。 君子与小人的辩证关系 君子:指社会地位较高者(如统治者、官员)。若其勇而无义,可能滥用权力导致“乱”(如篡位、暴政)。 小人:指普通百姓。若勇而无义,可能因私欲膨胀而“盗”(如抢劫、诈骗)。 孔子通过对比,说明无论身份高低,缺乏道义的勇敢都会危害社会。 对子路的针对性教导 子路性格刚直好勇,孔子借此提醒他:勇需以“义”为根基,避免鲁莽行事。这与孔子“三达德”(智、仁、勇)中“勇”需以“仁”“义”为基础的观点一脉相承。 现代启示 个人修养:勇气需与正义结合,否则易成双刃剑。例如职场中敢于坚持原则是“义勇”,而盲目争斗则是“无义之勇”。 社会治理:强调规则(义)对行为(勇)的约束作用,与法治精神相通。 延伸思考 孔子并非否定“勇”,而是主张“勇”需以“义”为方向。这一思想对当代仍有警示意义: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公共事务,都需以道义为准则,避免“勇”的滥用。#每天学习一点点 #国学 #知识分享 #传扬中华文化 #论语遍地开花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论语》阳货第十七第13章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今译: 孔子说:“外表忠厚而内心巧诈的假好人,真是毁坏道德的败类。” 主旨: 孔子说明乱德的人。 引述: 外表忠厚老实的人,内心可能十分诚信,也可能诚信不足。我们既然难以判断,只好多费时间,详加考察、用心研判,才不致产生误解。 外表忠厚老实而又表里如一的人,当然最好。万一表里不一致,那就是存心拿忠厚老实做手段,来骗取别人的喜爱和信任,实在是十足的伪善者。还有一种可能,便是自己缺乏原则,但求追随世俗,同流合污,到处受人欢迎,成为典型的和稀泥。 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毁坏道德的假好人,活该被骂为乡愿。现代社会,这种人仍然很多,要特别小心。 生活智慧: (一)好人有真有假,看起来一模一样,以致真假难辨。假好人往往比真好人更好,因为存心欺骗别人,不得不特别用心,才能诱人上当,令人产生信任感。 (二)乡愿的特性是:不论是非,缺乏原则,见风转舵,皆大欢喜。这种人不但自以为得意,而且经常成为大家欢迎的好好先生。由此可见,现代人的浅薄无知。 (三)最可怕的,是那些大家都认为廉洁的,实际上并不廉洁;大家普遍信任的,结果却不值得信任。使人把廉洁、不廉洁,诚信、不诚信,都搞混乱了。 建议: 先从自己做起,宁可不受欢迎,也不能乡愿!#论语 #修身养性 #觉醒开悟 #国学智慧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6: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7
00:00 / 05: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9: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6: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6: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