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生活无法自理的失能老人能有尊严的养老吗? 我们正进入一个长寿的时代。 2024年7月24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9岁。但长寿就一定意味着幸福吗?尽管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历史最好水平,但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口长寿不健康、带病生存时间长的现象比较突出。我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这意味着,无数老人近10年的人生在病痛和依赖中度过——他们,是失能老人。他们生活无法自理,并成为了社会的边缘弱势群体。失能老人不是少数,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失能老人超 4200万,预测到2050 年 失能老年人将达到 5224万。 我国失能老人不仅规模大,而且比普通人面临更大的养老风险和挑战。我国老年人中选择在家里接受照料服务的占87.3%,选择养老机构的占7.7%。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加重家庭养老负担的同时,也改变了家庭结构和规模,表现为家庭小型化、少子化、老年人家庭户比重提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人。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老年人家庭户比重的提升致使家庭照料功能严重弱化、高风险家庭增长。 家人扛不动了,机构呢?与此同时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严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中仅有15%左右可以提供“康复护理”服务,难以满足失能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康复护理、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需求。 这些养老困境再叠加上我国失能老人带病生存时间长需要长期养老照料的特点,无疑进一步加重了失能老人养老的负担和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想象一下。一位母亲,活到80岁,却有15年无法自理。对于她的照料者而言‘每天是爱与累的交织。这不是虚构——这是数百万家庭的日常。失能老人沉默的痛,需要被看见。希望也在行动。 失能,不是生命意义的终点; 无尊严,亦是健康中国的未竟之责。 当每个老人都能自主选择、体面生活, “老有尊养“才真正照亮这片土地 ——健康中国,从尊严开始。 #老人 #热点 #正能量 #失能老人#调研中国连接真实世界@南风窗
00:00 / 05: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