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从不被骗?答案藏在现象学里 #人生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现象学 #独立思考 #感悟人生 @DOU+小助手 @DOU+上热门 @生活服务热点中心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抖音创作灵感 @抖音 @大问题Dialectic 同样是看世界,为什么有人从不被骗?答案藏在现象学里。 用现象学方法,直接认识事物,独立思考,不会被骗。 近期,很多外国的博主来到中国实地旅游后发现,中国根本不是像外国媒体上报道的那样,而是一个富裕、强大,整洁美丽、欣欣向荣的国家。 我们中的有些人也有类似经历,例如某件事听了别人的话,轻信了别人,被别人带了节奏,后来才发现被带到坑里去了,有的甚至还遭遇了很大损失。 其实一个人只要有一点“现象学方法”的意识,就不会轻信别人,被别人带了节奏,更不会上当受骗。 现象学方法的一个基本点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就是面向现象,也就是面向人的意识领域。 面向事物本身的一个前提是对认识者和现象之间的间接知识,“加括号”“悬置起来”,存而不论。这样,就会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虽然现象学方法的概念有特定的含义,但是这种方法清扫间接知识,不道听途说,直接面向“事物”本身的做法,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我们有了“现象学方法”的意识,就不会被别人的意见干扰,而是由自己直接面向事物,注重第一手的、直接认识到的资料,然后经过思考,判断等综合,最终得出自己的判断。 当然自己的判断未必正确或准确,但至少减少了被带入坑的经历和感觉。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6: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8: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40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算错数据”的天才:海森堡之谜 算错2个数量级!这个天才,让纳粹原子弹梦碎 广岛核爆的蘑菇云下,藏着一个千古谜题:量子物理奠基人海森堡,明明是31岁拿诺奖的天才,却在纳粹核计划中犯了低级错误——把铀-235需求量算成“几吨”,而真相只需十几千克。 他本是上帝吻过的奇才,24岁创立矩阵力学,“不确定性原理”改写物理史。可重核裂变发现后,希特勒盯上了这个“末日武器”,党卫军找上门,将他绑上纳粹战车。 当时的德国握着天胡牌:27个诺奖得主、充足铀矿、挪威重水工厂,核计划看似稳赢。可海森堡一份报告,让希特勒彻底暴怒——几吨铀-235意味着要造4.7万吨银币的分离装置,荒诞成本让纳粹搁置原子弹计划两年。 直到广岛核爆,同行才发现这个离谱错误。海森堡说“我故意夸大难度,不想打开潘多拉魔盒”,可“曼哈顿计划”核心却驳斥这是“马后炮”,监听报告显示他是真算错,还曾因重新计算脸色惨白。 他不是纯粹的英雄,也不是彻底的帮凶。在纳粹战车前,是良知刻意犯错,还是天才陷入盲区?没人能说清。但可以肯定,这个“致命错误”,让二战避开了核浩劫。 科学的底线从不是公式,是人心。你觉得海森堡是良知觉醒,还是真的无能? #海森堡之谜 #纳粹核计划的破 灭 #科学与良知的抉择 #天才的致命错误 #二战隐秘往事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