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点起也不影响考上复旦 去年考研,我睡眠有很大问题,一个是我本身就对声音和光线敏感,另一个是碰上舍友生病打呼噜,声音很大(我考完她好了,没有埋怨的意思,只有对自己运气不好的想法),经常通宵,或者睡两三个小时,真的是全凭意志力在硬撑。我觉得没有人比我更严重了吧,更何况我七月才开始考研,从双非跨考复旦,最后396分考上了。其实我想说,大家要去掉完美主义,杀不死自己的都会让自己更强大,除了身体带给你的痛苦之外,别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给你带来的,比如有人因为起晚了就觉得一天都毁了,或者因为通宵导致状态不好就不学了,我状态也不好,所以我从不把状态当回事,有人问我要作息表,我没有一天是固定的,累了就睡,醒了就学。 考研不只是考学习能力,还有一个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我吃过的苦绝对不是学习的苦,我非常擅长极限冲刺,但是我经历了好多突发状况,失眠、人际关系、考试上吐下泻… 但是最后也高分考上复旦了。所以大家要弱化状态,几点起几点学,杀不死自己的都会让自己更强大。 后面我也会分享我怎么应对突发状况的,以及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方法,还有心态上怎么克服失眠的。我感觉自己内核还算是挺稳的,也是慢慢让自己强大的。#复旦大学#极限考研#考研上岸#失眠
00:00 / 0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5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与睡觉相比,学习成绩一文不值”——教师呼吁为睡眠让路,获家长共鸣 近日,山东一位聂老师的观点在网络上引发广泛热议。他直言:“与睡觉相比,学习成绩一文不值”,并犀利反问家长:“当孩子最基本的身心健康都无法保证时,追求成绩还有何意义?” 这番提醒直击当前许多家庭的痛点。聂老师指出,长期睡眠不足会直接损害孩子的记忆力和专注力。她告诫学生:“睡不好,干啥都不在状态,也学不会。”此言一出,立即获得大量网友,尤其是学生家长的深切认同。 共鸣的背后,是普遍存在的教育困境。一位网友的反思道出了无数家长的内疚:“刚因辅导作业吼了孩子,却忘了当初产检时,唯一的愿望只是他健康平安。”这番感慨引发了连锁反应,许多家长坦言,在“唯分数论”的焦虑中,他们逐渐迷失了初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导致睡眠不足的直接原因,往往是繁重的课业负担。 现实中,许多中小学生每天面临堆积如山的作业,常常需要奋战至晚上十一点甚至更晚。这种常态化的熬夜,不仅剥夺了孩子宝贵的休息时间,导致他们第二天精神不济、听课效率低下,长期下去更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 这场讨论是一次及时的警醒。它呼吁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反思: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必须将孩子的身心健康置于首位。充足的睡眠不仅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基石,也是保障学习效率的前提。是时候做出改变,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孩子们能睡个好觉了。#原创视频 #正能量 #今日热点 #作品ai生成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