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9: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老表乱弹琴,一起看历史 北宋三帝——英、神、哲 第九段 从至暗苏轼到东坡居士(上),“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苏轼写的,在元丰五年,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死里逃生后,被贬黄州时创作的词《卜算子》。 简单交代了一下背景,你是不是对这首词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他是一位‘不合时宜’的清醒者,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地动山摇,又如何在一片废墟上,重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熙宁六年左右,苏轼杭州通判任上。新法已全面推行,青苗、免役等法在基层的弊端逐渐暴露。 他写下了《山村五绝》,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说的是一位七十老翁还要进山挖野菜,并非因为笋蕨像宫廷音乐一样美味,而是已经三个月吃不上盐了。 这组诗是苏轼早期批评新法弊端的直接证据。他用白描手法,揭示了盐法(官府专卖)和青苗法给底层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诗句平实,但批判的锋芒极其锐利。 此时他的批判,是儒家士大夫 “为民请命” 的本能。他看到了问题,便忍不住要说出来,写下来。这些诗后来都成了“乌台诗案”中政敌攻击他的罪证。此时的苏轼,是一位充满社会责任感,但尚未完全洞察政治残酷性的批判者。 #历史人物 #苏轼 #乌台诗案 #至暗时刻 #人文星闪耀计划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4: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