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西湖美景,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启蒙早教 #诗词 #国学文化 #儿童动画 #语文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此诗以孤山寺为起点,以白沙堤为终点,通过写杭州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①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湖水刚与堤岸齐平,低垂的白云同湖面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②注释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⑶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⑷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 ⑸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 ⑹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⑺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⑻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⑼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⑽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⑾乱花:纷繁的花。 ⑿渐:副词,渐渐地。 ⒀欲:副词,将要,就要。 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⒂浅草:浅浅的青草。 ⒃才能:刚够上。 ⒄没(mò):遮没,盖没。 ⒅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⒆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5: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08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