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与呜3月前
40分钟精讲|为理想抛妻弃子的书,凭什么火了一百年 这本书的名字的一些引用,成为了让它被大家广泛误解的一个原因,说得好像追逐理想抛妻弃子在这本书里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其实不然。我觉得这本书要讲的东西比这个饱满得多的多。这么解读以后,大家再看,我们在这讨论他渣不渣,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他当然渣,所有人包括爱上他的人他的朋友也都知道他是个渣男。但我们稍等一下,想一想,这个渣是谁定义的呢——是世俗的道德对吧,那么道德是什么呢?所以这里引发了我们的一个思考:一个人如果完全脱离世俗道德和文明规则,他会剩下什么? 道德是群体维持秩序,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舆论和习俗共同达成的一种契约,这个契约称颂集体主义、无私、勤奋,但斯特里克兰就是这一切的反面,个人主义、自私、放荡,劳动只是为了糊口和满足爱好。 毛姆的这本书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我想我们普通人,生活在一个理性规则构建的机器里,但总有很多东西,我们感性的内心自有它的去处和答案,他会在我们的生活里成为属于我们自己的不凡。就像船长说的“我也是个艺术家。我意识到,在我身上,也有激励着他的那种热望。所不同的是,他凭借绘画,而我是生活。“ 《月亮与六便士》解读/深度讲解 /《月亮和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 #文学 #读书分享 #解读
00:00 / 3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6
呐喊鲁迅原著正版 《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我们从学生时代就接触过里面的很多作品,有些选段是上了语文课本的,比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社戏》等......看鲁迅先生的《呐喊》,你会深刻体会到当时国人的精神危机和国民性格,我现在只能说,书名起的太好了,“呐喊”喊出的就是愤怒和绝望,是对当时的制度黑暗,对整个病态社会的嘲讽。别人读《呐喊》说是有一种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的感觉,可我倒是觉得悲哀和憋屈更多一些,所以要呐喊啊!(我听有些读者说鲁迅在《呐喊》里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那时的中国人民,但是我翻遍全书没有找到这句话,倒是在网上发现了鲁迅先生的另一部文言文作品《摩罗诗力说》,这句话是出自这里面的,原话叫“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有点像“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和“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这本书我看了一下译文,写得真好,准备入手一本收藏)。毛主席曾经说过,“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可见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是多么重要了。现如今的中国社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已是今非昔比了。我们这一代人在逐渐长大,在我们的成长和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更多人读懂了鲁迅。#读书笔记打卡 #读书 #阅读 #呐喊 #鲁迅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2
00:00 / 3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