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9
【走遍虞乡23-57】柳宗元祖籍在虞乡已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广泛确认。在《柳河东集》中,柳子自言“河东解人”,其叔父“邑居于虞乡”。虽然今天“解”“虞”是两个地方,但并不矛盾。“解”指的是汉晋以后的“大解县”,虞乡包括在其内。“河东解人”就是沿袭了这一历史旧称。唐朝开始,解、虞分设。柳宗元家乡的虞乡从此就再也不与解县相混淆了。他的叔父“邑居于虞乡”,恰恰反映了变化了的建制。2007年10月16-18日,第三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河东柳氏文化交流会在永济举行。会议代表一致认为“柳宗元的祖籍在今永济市虞乡镇”。另外,虞乡古为蒲州所辖,而蒲州又古属河东郡,故而柳宗元依据籍贯称之为“柳河东”。其他地区的柳氏村落都是分支,因躲避迫害而由虞乡迁去的。虞乡是根,其他都是叶!传世的《虞乡县志》反复地提到柳宗元。现存的《虞乡县志》有三套,分别是乾隆五十四年、光绪十二年和民国九年3个版本,每个版本涉及柳氏篇幅都有20余页。在《唐柳宗元殿中侍御史刘公墓表》《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在古迹考卷中录有《柳子厚先茔》《柳子厚堡》《柳门空石》《柳子厚上马石》。在人物卷中,录入《文儒篇 ▪ 柳宗元》《文儒篇 ▪ 柳澥(柳宗元族弟)》。在金石考卷中,录入《清李瑛现柳门空石记》,而《永济县志》对柳宗元则没有提及,从侧面印证柳宗元是虞乡县人。永济西文学的柳家巷,是从虞乡迁去的一支。虞乡镇域现存柳宗元纪念设施众多。虞乡城内有2004年创建的柳宗元广场、柳宗元汉白玉雕像。广场上有古代重要遗物柳门空石。虞乡城有柳石巷。虞乡阳朝村东南有柳宗元先茔(柳宗元家族墓)和清乾隆十一年所立“柳氏先茔”碑,永济市人民政府确定其为县级文保单位。虞乡城南中条山有石佛寺峪,根据虞乡资深学者牛普琦“河东柳氏秦汉时期的柳安曾在山中避难隐居”以及“石佛寺及寺旁右文塔均有虞乡柳氏参与建设”等研究成果,2009年虞乡有识之士申三才等投巨资初步开发,确定为柳隐山景区,也是柳文化主题公园,加之此山谷是五老峰的东部进山通道,风景优美,亮点众多,特别是将柳宗元元素融入其中,行走其间,是自然与人文双重享受。 #山西运城 #永济 #虞乡镇 #柳宗元 #人杰地灵@随梦远行 @雨桐 @蝴蝶泉 @观世事 @冰美 💰 @多多妈 @珠落玉盘 @江湖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3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浣溪沙5月前
在一个晨曦微露、清风拂面的清晨,我来到了坐落于山西沁水县的柳氏民居。这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后裔的世居之地,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在青砖黛瓦的院落里,时光被编织成细密的蛛网,悬挂在雕花门楣与石阶缝隙之间。柳氏民居静卧在群山环抱、薄雾缭绕之中,像一册被岁月浸润的家谱。 当晨曦穿透雕花窗棂,光斑在青石地面上演绎着百年不变的晨课。柳氏子孙的脚步声从明代响到今天,在回廊间叠印出层层叠叠的岁月年轮。那褪色的匾额,依然能辨认出当年进士及第的荣光。窗棂、斗拱、雀替上的各种木雕图案,讲述着传统吉祥寓意。 木构梁架间藏着精妙的力学语言,当族谱上的名字不再有新墨添加,空置的柳氏民居依然会用漏窗的投影、门槛的磨损、井台的绳痕,继续讲述那些未被文字记录的温柔细节。在建筑永恒的沉默里,藏着最动人的家族絮语。 司马第院被誉为“中华古民居建筑艺术之绝品”。 全国仅存的八只教化狮子,象征求学至仕途的八个阶段;明代“丹桂传芳”“青云接武”石牌坊,是国内罕见的成贤牌坊。 柳氏民居,是砖瓦镌刻的史诗,是狮子低语的训诫,更是时光沉淀的儒雅。来这里,触摸明清的纹路,聆听柳氏一族的千年回响。#旅行足迹 #我的摄影日记 #原创视频 #历史古迹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